致辞
今天周刚先生水彩艺术展在北京画院展出。我代表吴长江书记、代表中国美协对周刚先生的展览表示热烈的祝贺。北京画院美术馆一直以来推出的艺术家在美术领域中始终受到业界的关注,这也是专业人士流连忘返的地方。我们知道许多经典的、比较长时间的展览,诸如齐白石这样的大师,还有一些在中国美术事业发展进程当中涌现出来的名师名家展览都在该展览馆中展出。
周刚先生的展览从容地进入到这里,他的作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让我们领略他这些年对水彩艺术的探研以及新的思考。他的人物系列、风景系列以及围绕这两方面内容所展开的集中思考,其创作作品相互融通,互为佐证。周刚老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出生在陕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从北方到中国美术学院,受到深厚学术传统的熏陶和诸多艺术历练,其创作资源的积累,也得益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陕西。作为关东汉子,他的气质上和他的艺术气息,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当中有很多解读。南北的许多文化以及优秀传统修养相互交集和融合,在他的身上均有体现。我觉得周刚先生作品的特点有这样几个:第一,水彩画就我们所知,是水和彩直接相融的,所以他的绘画对水彩画的本质始终加以执守;第二,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他所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以及他对艺术的自我掌控,我认为其传达给我们的表现形式是简约的、准确的。这种简约包含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与体会,所以他在用色方面大块的黑色以及鲜明浓烈的色块对比与造型方面有他自己对物象的认知和表现,这种表现是概括和提炼的;第三,在色彩的表现上,我们知道周刚先生的创作多来自于对生活中物象的直接体验,他有大量的写生作品,通过写生提炼出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同时他对画面的谋篇度事,以及对色彩的分与组合,有他自己独到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改变了长期以来我们对水彩画表现形式的认识。水彩画在表现形式上当然有非常好的方面,但是还有些方面的不足,比方说轻、薄等。然而周刚先生的水彩画作品以其浓烈的色彩和厚重的造型也是对水彩画的另一种追求。第四,他文章中所谈到的境以及他作品中所表达的境,有中国画的境,水彩画的境,我们可以从他许多的学习笔记和大量的写生作品中有所感受。他眼中的境和他艺术表现中的思考的境有一个良好的转换,同时还有一个延伸的过程,他对道教、佛教等方面也有自己的学习和心得。另外,周刚先生的水彩画艺术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追求,即所谓“道内象外”,要求一个艺术家,应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积累,应有一种在艺术创作中以及在艺术表现中,能就自己的创作源源不断地喷发出高昂的艺术创作激情。他的这种激情也得益于周刚先生是一个跨界的画家,他是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早年,他在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执教,带着学生常年往返、穿梭于许多历史名城、文化古迹,并对中国传统民居进行了长期的调研。对民居的调研不仅是文字上对历史的固定,更重要的是他对一些残存的、破碎的、已经将要在城市旧城改造中可能荡然无存的历史遗迹作了认真梳理。然后通过绘画的形式,用线条、色彩作了大量的艺术创作与表现。他在公共艺术方面也有所涉猎。他带着他的团队承接了学校大量的、重要的公共艺术品设计,所以他即是一个纯粹的水彩画家,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注重在艺术语言、语境等方面相互融通、东西融通、现代与传统融通的艺术家。周刚由于跨界身份,使得他的视域有很大的不同。我也非常高兴地看到,近些年他的写生与创作在原有的探索上又有了新的触及,期待他按照自己的执守,按照自己的理念,“望秋云、神飞扬、迎春风、思浩荡”,继续他的艺术成果和艺术探研,勇往直前。
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刘健
2013年3月26日于北京周刚水彩艺术展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