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1版:阅读

文章导航

《云卷云舒》与《耕云种月》

■南天

  书画家吟诗作文,成为诗人与作家,甚至声名昭著,播传历代,如王羲之、诸逐良、怀素、李阳冰、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郑燮、吴昌硕、丰之恺、沈尹默……不胜枚举。

  有“湘江才子”、“当代湖湘文化传人”之誉的著名书画家李潺先生在承传着书画家吟诗为文的衣钵。他一生创作了书画作品1000余幅为各种展览、博物馆、纪念馆、碑林展出、陈列与镌刻外,同时作旧体诗词1000余首,新诗400余首,散文200余篇发表与出版。可喜的是他的诗、文如同他的书画作品一样,有他自己的面目,有他的过人之处。近年,他在2011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诗词集《云卷云舒》与2012年10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耕云种月》,引起了书画界的惊动与诗文界的瞩目。湖南日报、《艺术中国》、《文坛艺苑》等十数家报刊纷纷为之专题评介彰扬。

  《云卷云舒》是李潺先生的第二本诗词集,收有他近十余年的诗词580余首。作为勤奋临池挥毫的他,在不断地兴致勃勃地吟咏各种书画活动与场景,激情地抒发笔墨创作的收获与感悟。如《写水帘洞》:“峡谷随山陡上霄,飞流九叠见风飙。珠飞喷洒崖花醉,雷炸动传悬石摇。抒志情随云涌海,泻怀心遂浪翻潮。人生豪气何时有,闪耀金龙舞九条。”描绘了他在南岳衡山水帘洞写生时,见景生情而顿发的豪情壮志。《云卷云舒》为一般诗集所未有的是它的150余首题画诗。它涉及了各种花鸟与山水、风景等近百个题材。此乃他画后的题诗或为备画而作的诗,是与其画相得益彰的姐妹之花。它写得声情并茂,意境深远。如《题菊》:“黄金遍地满三秋,处处爆开意未收。顿发豪情向天啸,乾坤何大任风流。”见到其挥洒灿烂秋菊时的倾情与激动。又如《题蛙》:“垅上禾田是我家,阳春三月叫呱呱。秋来欢笑万千亩,总把穗黄错认花。”画蛙,联想丰收,蛙误黄穗为花,浪漫而引人入胜,画的意境陡然升华而上。《云卷云舒》还有美丽抒情的行旅诗与对改革开放中辉煌成果的激情歌唱。

  《耕云种月》是李潺先生一生为文200余篇中选出的86篇的结集,同样充盈着书画的题材与内容,不同的是它的形式更为多样与广阔,有电视解说词、游记、传记、小品、随笔、序、杂文、抒情散文、报告文学与特写等等,任其创作与漫笔。其中耀眼的是26篇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这是李潺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于湖南电视台创办主持全国第一个电视书画栏目《荧屏书画》时,编拍电视专题片时的功绩。集中七集系列片《齐白石》与《洛溪碑林》、《墨海游龙》、《麓山名联》、《故城记俗》等堪为其经典作品。这种声画同步、升华画面、语言精到而又琅琅上口的解说词,可称为电视散文。李潺先生当时被同行公认为这种散文的写作高手。另外,李潺先生为书画家写的评价与展览及作品集写的前言与序文,到位而生动。他的出国访问记、随笔精彩而传人。他青年时代的抒情散文美丽而新鲜。

  李潺先生诗、文集的不断出版,说明他于诗于文的勤奋不倦与才华闪灼;说明他把诗文作为修养与功底,与他的书画交融在一起;说明他把诗文作为提高与拓展书画创作的重要手段与途径。而事实上,李潺先生书画艺术的丰富多彩与浪漫奔放的风格及其出色成就多受益与源于此。

  诗书画印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精粹,历代不乏辉煌灿烂的篇章。而时下,书画家不能题诗、不能作文,比比皆是,这种式微状态,早已引起艺界的忧虑与忧思。李潺先生于书画诗文皆精,被称为“李潺现象”。但愿这种现象不只是个人的典范,而应广为效之而推波助澜。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阅读 00031 《云卷云舒》与《耕云种月》 2013-05-11 美术报2013-05-1100012 2 2013年05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