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出版热背后的冷思考
■王 犁
■王 犁
任何时代的知识分子,总会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发出感叹——这不是一个很完美的时代!面对价值观的不稳定,安全感的缺失,或许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将更加深入。但这个时代有一点让人欣慰,出版业由于科技的进步,而显得特别的发达。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以前觉得非常稀缺的书籍,比如中华书局那套《历代史料笔记丛书》,从古代一直到晚清民国,成为正史阅读的佐物。在人们太多的兴趣点在野史轶闻时,去读读《资治通鉴》之类的正史,感受一下庙堂的正气,也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更增加对传统文化中弘扬正大光明精神的信心。于是我们会说:“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有这么多好书可以阅读。”
我揣摩古人出书的意图:说低一点,是诉说者为着基本的交流欲望;说高一点,是“为往圣继绝学”。现在人文类图书多少还有点“为往圣继绝学”的理想,画册估计大多数属于“诉说者的交流欲望”罢了。如今,那些寻找美、发现美的画家,会蓦然察觉,自己的画册为什么这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