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鉴藏

杭州剪纸琐谈

■何鸿

  新春临近,每到过年这个时候,各地民俗文化开始大规模出现,如剪纸、春联、年画、门神等,这也是中国民间文化一个很重要的显性特点。最近在整理庐江草堂“故纸堆”时,发现有200余张解放前后的江南剪纸,皆以杭州等地剪纸为主,特拣一二,以飨新春。

  剪纸,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样式,南北皆通。北方剪纸多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南方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广东、湖南、浙江、福建和台湾地区。剪纸与刻纸的区别在于使用工具不同,剪出和刻出的效果差不多。剪纸的用途比较广泛,但不限于新春节日装饰,大凡婚丧寿庆、红白喜事、过节送礼、求神拜佛等,都会涉猎到剪纸。

  杭州,作为江南文化重镇,自古以来民俗文化就很隆兴,剪纸艺术也一度繁荣。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中就记载:“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写到杭州立春时节“过门笺”(过门笺是指春节期间贴于门楣、窗户等处的剪纸,《后汉书·礼仪志四》中记载:“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人。”)的习俗:“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于贵家宅舍,示丰年之兆。”清代《杭州府志》有记:“琳宫梵于宇,剪五色纸形如旗脚,贴于门额,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语,再有之,曰门彩,亦名斋牒,彩笺五张为堂中凿连线纹,贴梁间以压胜,曰挂笺。”显然,剪纸艺术其“吉祥性”深得民间老百姓喜好,故有“门楣增气象”之说。

  这批剪纸为解放前后民间妇女亲手剪出,与专业化剪纸艺人不同,有更强烈的民间乡土气息,题材大多是浙地农村较常见的家禽、蔬菜瓜果、禽鸟花蝶、生活用具之类,风格也区别较大,大多是见到什么剪什么,随意性大。浙江剪纸非杭州为长,主要分布在浦江、乐清、缙云、永康、桐庐等地。杭州的剪纸艺人,大多也从外乡来,如苏北籍的流动妇女,他们多半跟着丈夫来到杭州谋生,那个年代经常可以见到外地来杭撑大伞的江湖郎中,或挑货郎担的男子。他们以苏北为起点,沿运河以南到苏南,然后进入浙江北部地区。这些随丈夫来杭州的妇女年龄大多在40-60岁,会剪纸,同时也做些其他劳动,如捉牙虫、算命、看相、抽牌等,按现在的观念来看,的确有些迷信色彩。他们将剪出的剪纸带到农村乡下去卖,流动性较大。有些剪纸就是在运河的船上完成,很悠闲自在,又能养家糊口。也有一些妇女专门以卖剪纸为生活所需,手法比较娴熟,一两分钟就能剪出一张作品,产量就比较多,剪纸的质量也较高。在剪纸妇女集中的地方,形成了“妇女所”,她们汇合在一起进行剪纸,这样影响力便大了很多。解放前,妇女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到解放以后,新文化的观念渐渐在影响着,虽然这些剪纸人读书不多,但由于对生活的感悟较深刻,剪刻出的剪纸形象栩栩如生。由于剪纸艺术的民间特性和实用性,因此留存下来的品相较好的剪纸数量也较少,尤其是有代表性的剪纸就显得更为珍贵了。

  对剪纸艺人而言,他们基本上是没有署名的,这和专业的文化素养高的剪纸艺人不一样,专业的刻纸艺人一般先要用墨线勾稿,然后镂刻或剪。后者大多会剪上自己的名字,表明著作权。笔者在近10多年前,曾拜访过江苏刻纸艺术家芮金富(1919-2002年)老人,他的刻纸带有强烈的艺术创作性,尺幅较大,与绘画艺术一样,可以落款和钤印。解放前后,剪纸艺人大多是家族传承,母女相传或婆媳相传,或是亲属之间相传。有些小姑娘10岁左右便开始剪纸,向母亲学习,长大了以后在外和其他的剪纸艺人交流技艺。但男人很少从事这个行业确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或许,是和我们称这种从事手工活的行为为“女红”之故吧。剪纸艺术,其趣味性或许是首要特性,内容的吉祥性也应是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作为体现民俗社会风尚的重要功能,也就不会很快消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变革,很多人对剪纸艺术或不屑一顾,或无心去了解,也就更谈不上学习,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剪纸可以消亡,但我们热爱生活的态度不能消极,就像解放前那些剪纸的妇女们,她们在生活中找到了剪纸的素材,也在剪纸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美术报 鉴藏 00013 杭州剪纸琐谈 2015-02-28 3789008 2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