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油画

微观——看前辈的早期油画作品

  本报讯 秦言 新春期间,北京大都美术馆精选部分馆藏作品,以飨观众。“微观——馆藏部分早期油画作品陈列展”从2月13日起开展,展期长达3个月,参展艺术家包括:卫天霖、冯法祀、孙宗慰、方君璧、戴泽、黄达生、李宗津、沙耆、吕斯百、罗工柳、吴作人、秦宣夫、颜文樑、吴大羽、朱德群、周碧初、张安治。欣赏这些前辈的艺术珍品,无疑能让艺术爱好者得到一次心灵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油画在中国是一个外来画种,近代主要是通过中国留学生出国学习法国、比利时和日本的油画引进的。近代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学子向西方学习油画的历史已有100年。期间中国油画既是一个不断深入研习欧洲油画传统的过程,也是一个融汇中华文化、表现中国人文精神、塑造中华民族形象、不断探求油画艺术东方文化审美品格的创造过程。

  宏观来看,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学习油画的路径主要来自欧洲和日本,他们关注和学习的油画,以学院派写实油画为主,兼及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等现代派绘画,在技法上采用直接画法。留学生回国后,在国内创办新式美术学校、培养热爱美术事业的学生、出版美术刊物、开办美术展览,介绍和研究西方美术。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派遣留学生主要学习苏联现实主义绘画,在主题性绘画和外光表现上对我国影响很大。

  这个展览所选的作品是大都美术馆所收藏的部分20世纪早期留学生以及在民国时期接受国内艺术教育成长起来的油画家的作品,时间跨度从清末到20世纪中期。这些作品虽然尺幅不大,但依然能够显现出艺术家对油画造型观念与空间色彩较为深入的理解与掌握,能够体现他们在运用油彩的过程中加入的许多没有被完全转换成西方造型观念与空间色彩的东方元素。

  在留学法国油画群体里,颜文樑、方君璧、周碧初、吕斯百、秦宣夫等几乎都是出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偏重于写实性的油画家。吴大羽和后期去法国的朱德群等则专注于现代艺术派别。吴作人、沙耆等留学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的不是传统的法国学派,而是尼德兰哈尔斯、伦勃朗一带的传统。而留学日本的油画家,主要是学习黑田清辉、藤岛武二、冈田三郞助3人。此3人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到法国学习,他们学习的是学院的再加上印象派的特征,他们在日本的创作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具有东方特色的油画,已经被改造过。卫天霖、林达川等赴日留学生学到的油画毕竟已是再传性的法国油画,而且这种再传已经加上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理解与人文创造。因而,中国留日学生学习的油画都具有某种共同性,即写实能力被弱化后与表现的混搭。所以到日本学习油画的人,他们学的都是介于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家,是强调粗笔触,写意性的油画。

  就读国内艺术大学的张安治(后去英国进修)、孙宗慰、冯法祀、艾中信、李宗津、罗工柳(后留苏)等构成第二代油画家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高潮迭起的学术论争,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们分别在各自的社会环境中努力学习欧洲油画传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创作出具有中国本土情怀的优秀作品,为近代以来中国油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个展览,从油画本体语言上说,我们能够感受到留学欧洲、日本、苏联和在国内接受新式教育的油画家们在对油画艺术的理解上存在差异,对造型空间及色彩关系处理上存在区别。同时,在绘画形式语言的表现上也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这些作品中艺术造型的平面性、写意化表达等中国艺术的形式特点,都在影响中国油画家对欧洲写实油画造型与色彩的理解,促进了中国油画语言自身特点的成型。


美术报 油画 00008 微观——看前辈的早期油画作品 2015-02-28 3793633 2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