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澄心——婺州朱长虹书法小品
■曼岩堂
■曼岩堂
早晨接到朱长虹兄的电话:菖蒲已种好。这是我请他替我种植的菖蒲。“昨天种了几盆,从早上开始折腾到现在,腰都直不起来了,还是写字省力。”说话间,却明明透着十分的欣喜与满足。我的两个菖蒲盆是用汉砖打磨的,其中一边镌有“万岁不败”,是我十分喜爱之物,这也是请他给我淘来的。
我与长虹兄相识近20年,平日在一起除了交流研探书艺,生活中也是相互关照的好友,他虽然小我几岁,却使我羡慕多多:帅气好学、博闻强记、专注执着,对于楷书的研究更是让我兴叹。走进他的书房,扑面而来的是一番雅景:大气的特纹巴花桌,精美的老木雕花板,品质高尚的名砚汉砖,整橱整柜的古籍善拓,珍稀难见的老纸花笺,以及琳琅满目的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佳墨镇纸、笔洗臂搁、香筒奇石等文玩,一看即知是主人多年的积累,靠的不仅是不懈的坚持与钻研,更是非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老到独特眼光而不能为之的。
前几年,长虹兄看到一套1964年的《上海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集》,他凭着敏锐的眼光低价收入,但缺了其中一本。虽然如此,这套书仍不失为极少留存、难得一见的稀缺书籍,而他一直对于这套书的补缺耿耿于怀。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去年夏天,终于在一次极为普通的日常浏览中,一册似曾相识的书突然吸引住了他的眼球,正是那套书中所缺的这本!冥冥中如有神助,使他了却夙愿——补齐了这套珍贵的书,圆了萦绕心头的一个梦,何其快哉!在他的“玩物”历程中,类似捡漏的好事还是不少,平日里如饥似渴地大量汲取相关专业知识,于文房四宝及文玩杂件积累了相当难得的眼力,所以,每当我有所需时,就极为放心地让他代为掌眼乃至越俎代庖。近来,他对菖蒲的热情十分火热,2个月下来,从选苗、培植、修剪直到选盆,都亲自动手,已臻专业水准,以执纤毫书小楷之手,去给瓷石盘钻孔打磨……在我熟悉的这个年龄的书家中,长虹兄对于书法相关的多个领域的研究探寻中,当列翘楚。要知道,他真正的身份是书法家,与书法结缘至今已有20多年,其楷书,尤其是小楷名扬八婺。书作获全国首届书法临帖展最高奖,多次入展全国性及省市书法赛展。
在刚刚举行的金华市最高书画艺术大赛——“黄宾虹艺术奖”金华市第二届美术书法大展中,长虹兄又荣获最高奖——“黄宾虹奖”。这也是对他多年勤奋耕耘的回报。
朱长虹正值盛年,对于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从未懈怠,而一如既往地在书法相关领域的研探更使他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时至今日,道友们已经亲切地以“收藏家”来冠名这位大家熟知的书法家朱长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