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评论

20世纪
中国女性
艺术回眸

■本报记者 赵丽莎

  梳理

20世纪

中国女性

艺术回眸

■本报记者 赵丽莎

  “feminism”源于法语的“féminisme”,它首先出现于法国大革命的后期,被用作“妇女解放”的同义词。早期女性主义“有两个主导思想,即妇女作为人的解放和作为女人的解放,目标是消除妨碍妇女作为个人获得完全发展的一切障碍”,其先传入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和部分拉美国家,随后在美国广泛流传,中国在20世纪初期开始流传“feminism”一词。中国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译介引入此词,鉴于当时妇女选举权运动(Women’s Suffrage Movement)的声势浩大,所以将“feminism”翻译为“女权主义”。国内目前多用“女性主义”指称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用社会性别概念研究两性权力的思潮。

  中国近代早期的女画家的作品,无论题材还是形式,多是延续传统女性绘画特点,体现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如何香凝、王叔晖等。或有大量吸收西方现代艺术表现的女画家如潘玉良、孙多慈等,虽然当时表现技法更加丰富,但依然近于男性的审美品格的表达。

  新中国时提倡的“朴素的”、“要求进步”的人物的美,如女画家创作的形象“不爱红装爱武装”,宣扬了一种男女同一的审美格调,女性形象的动作、神态也求表现力量感,成为一种“抹去自然特征的女性符号”。

  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从禁锢的思想中逐渐走出,政治运动的影响也慢慢淡化,艺术气氛逐渐活跃,表现“人性”的艺术开始复苏。女艺术家经历政治浩劫对自我艺术意识的桎梏后,去除程式化,更倾向于表现个人思想。及至上世纪90年代“女性艺术”这一突出鲜明性别特征的艺术命题的提出,女艺术家开始从性别差异中认识到自己艺术的价值和独特的视角,将女性艺术推向极致。

  历经“85美术新潮”的冲击,继这场“完全参照西方艺术坐标进行的文化突围”,中国的前卫艺术在民族文化立场以及自身的历史与现实等话语权方面“失语”了,而女画家却借女性的自觉在画坛异军突起。1990年“女画家的世界”画展,参展的8位女画家有喻红、刘丽萍、姜雪鹰、陈淑霞、韦蓉、李辰、余陈、宁方倩,标志着女性绘画走向自觉的开始。1998年中国美术馆的“世纪·女性艺术展”,女性艺术家开始转向对自我价值的探寻。同时,涌现了如陈庆庆、林天苗、崔岫闻、何成瑶、向京、陈羚羊、姜杰等一批年轻活跃的女艺术家,她们开始以明确的性别身份构筑个人经验的话语。

  由于性别属性和观察方法的差异,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也必然有着她们作为女性特有的印记和符号。迄今出版的大部分著作刊物致力于重新发掘和寻找被埋没的女性艺术家和作品,以恢复女性艺术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台湾也翻译和出版了一系列女性主义艺术理论学者的专著或编著的论文选集。同时策展人、理论家、批评家积极为女性艺术发声,尽管如此,当代中国女性艺术之路依然道阻且长。


美术报 评论 00014 20世纪
中国女性
艺术回眸
2016-03-26 美术报2016-03-2600036;12838056 2 2016年03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