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策展人董小明:
水墨为城市带来活力
□本报记者 周懿
总策展人董小明:
水墨为城市带来活力
□本报记者 周懿
美术报:您是“深圳水墨双年展”总策划人,这个展览最初是如何开始的?
董: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源起于1988年北京和1992年深圳的两届国际水墨展。当时这两场展览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从1998年起,深圳水墨双年展确立为由国家文化部批准立项和深圳市政府主办、由美术界专家学者任顾问、美术专业机构承办的常设性展事。到今年的第九届双年展,近30年以来已持续举办了11届展览和相应的学术活动。
前期的展览提倡传统水墨画的创新和交流,重于全面展示不同风格流派的高水准作品。经1998年第一届双年展的转型,2000年第二届双年展已明确以推动传统水墨“走进当代、走向世界”为宗旨,立足于审视当前水墨画呈现的不同表现形态,展示其最新成果;努力把握水墨画发展的脉搏,研究这一传统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生存状态;力求赋予水墨艺术新的观念,丰富其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拓展其发展的空间,推动其发展的当代进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敏感于时代发展的深圳艺术家率先提出和实践了“城市山水画”这一当代中国画革新的课题,在此基础上,进而研究水墨与都市的关系,冲击了传统山水画长期远离现实的消极状态,为水墨画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创作母题,而且创造着表现现代都市的新的水墨语言。
美术报:除了相对二维平面的水墨形态研究,双年展还做过哪些方面的讨论?
董:历届双年展,我们对水墨装置、新媒体等方面的讨论非常多。第四届双年展的“水墨空间”课题,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画家为寻求水墨画在艺术观念和方法上的突破而进行的探索,对其间的水墨画现象进行研究和甄别,为创造水墨的方法论打开尽可能多的思考空间和可能性。其后几届展览的“新语传韵”、“在线人间”、“水墨图学·原型研究”等课题,都立意从不同的角度为水墨画的观念和方法提供更为开放的空间。
连续两届举办的“设计水墨”课题,邀请国际和国内著名设计艺术家,尝试借用传统水墨元素呈现现代设计思维,产生了一批别具意味的水墨艺术作品。为水墨画展开了一片新的想象空间,设计艺术也得以融入了水墨艺术的宝贵资源。同一时期,我们还积极关注当代多种艺术融合发展的趋势,研究水墨绘画与建筑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关系,策划、举办了“亚洲时间”、“黑极生像”、“冯纪中和方塔园”、“图像与载体”等课题的创作、展示和研讨活动。实现了水墨艺术的跨界不仅是形式语言的融合,也是思维方式的融合,文化观念的理性跨越。
美术报:在当代水墨艺术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看待对传统水墨艺术的继承?
董:在致力推动水墨画革新的进程中,我们始终同时研究传统中国画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下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可能,重视其蕴涵的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新水墨建构中的传承和重要价值。历届展览的“笔墨在当代”、“笔墨传承”、“笔墨新境”、“水墨型学·笔墨概述”等课题,审视“笔墨”及其承载的传统元素,进而引发我们对水墨的革新和传承相互关系的深入思考,基于这一思考,作为历届双年展的系列展,我们还先后举办了“世纪丹青——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馆藏精品联展”、“天津市博物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展”、“广东省艺术博物院藏扬州八怪绘画展”、“徐悲鸿作品暨徐悲鸿藏古代中国画展”、“何香凝画展”、“傅抱石画展”、“关山月山水长卷展”。
美术报:这次展览和研讨会提出“新中国画”与“新水墨画”两个概念并放置在一起比较,会产生怎样的效应?
董:这个我很难说有答案。我们致力于在双年展这个平台上打造一次水墨艺术的对话。策展人鲁虹先生从过往30年水墨发展的现状当中做出了选择和估量,将其归纳为“新中国画”与“新水墨画”两个类型。当然这种归纳是我们认识过程当中的一种理论认识,不同的艺术家、理论家都可以参与到对历史的回顾和归纳中来。我们引用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作为实证,从理论上进行研讨。这次双年展是对传统水墨艺术当代进程的一次回望,也是一次前瞻。希望这次讨论之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会更清晰,发展的方向会更清楚,这个问题不是在2016年就能完全解决的,但是我们在前进。回望1988走到2016,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水墨艺术正在以强健的步伐走进我们这个时代,走向世界。相对来讲一个单一封闭的画种在今天变成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的空间,水墨艺术会永葆青春。
美术报:水墨是东方的艺术形式,双年展如何体现其国际性?
董:水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喜爱和使用。我们的展览是国际展,历届双年展先后展出了《韩国现代水墨》《新加坡现代水墨》《日本现代水墨》《香港水墨》和有几十位欧美艺术家水墨作品的《水墨·生活·情趣》等邀请展和专题展,论坛亦举办了《国际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等专题讨论,数百位海外艺术家、理论家和策展人热情参与,发挥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水墨艺术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的良好作用。本次双年展的特别展“墨海新境”,也邀请20余位国外及港澳台艺术家各具特色的水墨作品参展。
近30年来,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艺术家的数千件水墨作品参加了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今天,这些作品已成为一份丰富而完整的水墨艺术的时代样本,为我们展开了水墨艺术当代发展的壮阔画卷。
美术报:如何通过“深圳水墨双年展”的平台对青年水墨艺术人才提供培养和扶持?
董:双年展重视发掘和扶持水墨艺术的新生力量,先后举办过“水墨新人”专题展、“少年儿童水墨展”。第八届双年展更以“青年墨语”为主题,200余位70后的年轻艺术家、理论家和策展人在这一平台上展现了古老水墨艺术的青春脉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另外,如本次由杨晓洋、游江策划的专题展“鹏城墨韵”,展出近30位深圳本土水墨画家的优秀作品。参展艺术家大多伴随着“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而成长,他们的水墨作品日臻成熟,颇具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品格。“鹏城墨韵”展也体现了双年展不仅推动了传统水墨的当代进程,也对培育本土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美术报:历届“深圳水墨论坛”配合“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推动了我国水墨学术研究的进程。能否请您简要介绍?
董:“深圳水墨论坛”是与“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互补的常设性国际水墨艺术的理论研讨活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001年至今已经举办了8届,有200多位中国和国际著名的艺术史家和艺术评论家参与。围绕“二十世纪水墨画研究”“国际视野中的中国艺术”“水墨画与当代生活·水墨画与展示空间”“闲情逸致·中国的文人和他们的艺术”“图画与载体的关系”“线条与图像”“青年视野中的水墨艺术”等课题,论坛认真分析水墨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努力把握当代水墨艺术发展的脉搏,不仅对水墨创作当下的实践进行评论和阐述,而且对其发展方向起到引领和导向的作用。历届论坛推动了当代水墨创作,亦为水墨艺术研究留下了颇为丰厚的学术成果和珍贵文献。
美术报: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为什么选择深圳举办“水墨双年展”?“水墨双年展”为深圳带来了什么?
董:可以说是“水墨双年展选择了深圳,也是深圳选择了水墨双年展”。深圳是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在新时期,其始终站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由于历史积淀的薄弱,使深圳的文化传统显得苍白。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深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要求,提供了动力,深圳的美术事业也因此应运而生。因为缺乏传统,我们对传统格外敬仰。然而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探索创新,站立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沿,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文化责任。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这块未被开垦过的却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你种什么就能长什么。”另外新的资源也为来到这里的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能够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当然,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也需要文化的资源。在深圳有大芬这样的以产业为基础的文化,也有历史传承的高学术平台,这就是深圳的多元化特点。我们持续举办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和论坛,致力于打造一个传统中国艺术当代转型的平台,是承担了一项文化创新的使命,既彰显了深圳的文化品格,也为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汇聚了宝贵的文化的资源。科技、经济等方面要想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资源,只有有原创的源头资源,文化产业才能长久的稳步发展,一个城市才能有活力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