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聚焦

宫廷对地方工艺有强力影响

  宫廷对地方工艺有强力影响

  雕漆指在木胎或其他胎骨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上百层,然后在一定厚度的漆面上雕刻纹饰,工序颇为复杂。苏州承接雕漆活计始于乾隆四年,一直到乾隆六十年都还有制作。雕漆器多为日常用器以及一些文玩陈设,和宫廷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宫廷雕漆活计大概分为三类:一是新器制作,二是旧器改做,三是旧器收拾见新。从活计档档案看,苏州织造基本承包了所有乾隆朝的新器制作,体现了宫廷对苏州雕漆的高度认可。

  雕漆旧器改做和收拾见新的活计也较为频繁,乾隆三十年以前,大多活计由造办处承担,乾隆三十年以后则基本交给苏州完成。而且有些造办处难以完成的活计也要发给苏州织造承担,显示了苏州雕漆修复工艺水平已经超过了宫廷。

  如果说苏州承旨制作的作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被动制作的话,那么苏州当地工匠在掌握宫廷艺术风格后创作的作品入宫得到赏识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主动行为。他们在实践中揣摩上意,在玉雕、砚雕、雕漆等方面均取得较大发展,并得到宫廷的认可。特别是在玉雕领域,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例如青玉雕白菜式花插,乾隆帝认为此作品寓意重视农业,是一件具有“工执艺谏”性质的作品,类似的作品还有蟠龙守珠瓶等,这类作品不仅可以赏玩,更是表达思想的载体,具有劝诫、进德的作用。

  当然苏州工匠也有一些作品的创新不尽如人意。有的过于重视玉料而保留玉的瑕疵,有的过于追求精细而流于卖弄,使得乾隆帝对此深恶痛绝,并斥之为“玉厄”。乾隆帝通过训斥和驳回等手段极力批判此类作品,显示了宫廷对地方工艺的强力影响。


美术报 聚焦 00008 宫廷对地方工艺有强力影响 2016-08-13 美术报2016-08-1300043;12928330 2 2016年08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