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的延伸版——“蒲公英公益讲习所”缘起
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的延伸版——“蒲公英公益讲习所”缘起
■陈振濂
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公益项目,以2013一2015年共三年时间,按我们原先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胜利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蒲公英计划”所培养出的全国各地尤其是农村基层一线和老少边穷地区中小学教师500多名,已经成为全国书法教育推广的火种,可以想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经过先进教学理念武装起来的、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与能力的一线教师,将会成为今后“书法进课堂”的生力军与主力军,当然,每个接受“蒲公英”培训的教师,又会有十几二十个志同道合的教师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又会有几百个学生受其恩泽。先进理念一旦循环生发,其覆盖力与幅射力是无法轻易想象的。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这样三年的反复试验、调整与努力探索,形成了一套有序的短期集中训练教学的观念与方法,和针对性极强的课程系统。并且,我们在每年集训之初的始业教育中,特别强调培养目标是书法教师而不是书法家。一切教学都围绕着明确的、不可动摇的“书法教师”的目标来展开。这就与市面上许多大呼隆的书法培训,既没有清晰的观念指导、又不分教师与书法家区别、更没有训练方法特征的民间技术培训拉开了距离。所有这些,都是“蒲公英计划”三年成功实践所带来的不可替代的巨大收获。
2016年,“蒲公英计划”本拟提出升级版的新方案,但正逢杭州举行千载难逢的G20峰会,作为杭州巿民中的一员,选择不为城市迎峰会工作部署和要求添乱的基本态度,故而这第四年的“蒲公英计划”在确定方案后未能落地,处于暂停状态。2017年新年来临,对于如何推进“蒲公英计划”公益项目,又到了应该思考和落实、部署的时机。在原有项目正常推进、提出升级版内容的同时,作为“蒲公英计划”强有力支持者的浙江美术传媒拍卖公司,率先提出了一个“蒲公英计划”公益项目之伸延版——蒲公英公益讲习所。其大致内容是,定期举办公益大讲堂,由我和原“蒲公英”教学团队中的教授、博士们担纲教学,广泛吸收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组成书法教学探索团队,先以授课讲解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再到教学法的新思维新方法新目标,设定统一的讨论规则与程序;再由中小学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对接与活用、组合与延伸、拓展与发挥。讲习所的活动方式,一是“大讲堂”,二是“大科研”。“大讲堂”的通常理解,是讲堂的规模和空间“大”;但我们的理解,是“大家都来讲”之意;是师生同台百家争鸣之“大”,是众生平等之“大”。而“大科研”则是关注它的学理与方法的推进。在社会上99%的人都是把中小学书法教学作为写字技术普及应用来对待,几乎没有有深度的科研氛围,我们希望在这一领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它的原理、立场、方法进行原创式开拓与奠基。它包括教学观念定位、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法、教师的功能、定性与定量、教学完成的指标设定这些内容,在讲习所里可以获得全面展开。
“蒲公英计划”公益项目的伸延版“蒲公英公益讲习所”,应该着力于动员参与的一线教师在从事教学实践活动以取得丰富经验的同时,学会把这些经验转化成为学理思考,并参加到一个以中小学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法的创造与设计过程中去。百川归海,从每一个书法教师、每一堂书法课中寻找新的改革契机:比如,它要区别书法课以技术练习为主还是以审美能力训练为主,并对它作出定位;又比如,它要明确规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程序与训练方法,防止一般技术经验授受的非教学状态的泛滥;还比如,在“审美居先”的书法教学理念引领下,实际的书写练习应该占全课时的多少比例?又比如,赏析一件古代经典名作如《兰亭序》,如何保持一个初学者的眼光与思维而不简单粗疏地套用成人模式?更比如,初级书法教学如何在讲解中采取拟人化方式以便于理解与把握?如何着力于儿童写书法时临帖、自由书写过程中关于平衡、对称、均匀等空间意识的培养?所有这些,都应该在“蒲公英公益大讲堂”中被细化成一个个子课题,由基层一线教师们分领负责,去实验、去探索。
我们在此处以提问和要求的方式,打开了一扇对书法教师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门户。熟悉的是它的内容范围;陌生的是它的立场与方法——这正是“蒲公英计划”的特征,它传道,但更解惑;它重视从无到有的大普及,但更讲求从粗到精、从平庸到精英的深入与创新。
回想过去在上世纪80代中期,我曾经设计了一套大学书法专业教学法,曾获得教育部的大奖。距它30多年后,我们希望通过“蒲公英讲习所”的科研,再设计一套行之有效、又有高端学术支撑的中小学初级书法教学法,反复试验、反复修正,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入门级的书法爱好者、中小学生提供一套在学理上顶级一流、在操作上讲求科学的教学法模式,并以此为“书法学学科构建”贡献这个时代独有的、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力量。
愿有才华的中小学教师们加盟我们的“讲习所”,共同来创造这样一个对素质教育而言意义重大的事业。
2016年12月30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