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也是镜像
■廖少华
小学生指出语文教科书上配图有误,笔者觉得这一议论很有意义,这种议论不仅表明当下我们的基础教育很有成效,连小学生也可以发现其中插图的错误,而且这些问题对今后的教材编印出版,无疑会起到提示作用。
教材是传播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推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的基础工程。教材的知识性无疑是首位的,而插图对于教材的作用也不可低估。笔者曾多次参加大、中、小学教材的评审,深知文字与插图作者肩负重任。插图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为文字增色助势。优秀的插图都用于教材的重要章节与段落,不但提示学习者关注内容,而且某种意义上也有助诠释文字的内涵。而大多数插图,基本意义在于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增加教材的生动性,促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插图对于教材而言具有双重意义。
我们还需关注,教材插图看似艺术小品,其实不然。任何艺术作品都有相关的文化意义,也是一种历史文化镜像。优秀的插图同样是有价值的创作。插图创作之难,难就难在动笔前对表现对象(包括人物身份、时代背景、用品用具或环境)的考证。分析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与记载、图像流传都颇费时间与精力。
宋代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为何被后人视为宋代的百科全书?因为它不仅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而且还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的宋代政治文化、经济信息价值;从画中可以寻觅到极为宝贵的其时汴京城规模、建筑形式、交通方式、商贸经济、人物身份与装扮等镜像。舍弃了这些价值,作品的流传便会黯然失色。
中小学教科书中的插图出现错误,这个情况多年来一直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更多关注这种差错。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历史官制复杂、名目繁多。同一个官名、地位职务因此也常有变动;人员称谓如此,装扮用具也随之变化。
譬如县令与知县的称呼。三国时三晋(魏、赵、韩)和秦已称县的行政长官为令。秦、汉法令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为县令。但至宋代,县令只是虚名,县官由朝廷派遣称某人为知某县事,因而有知县的称呼;至明、清知县为正式官名。官员的改变,加上时代的风气之变,对于官员的住宅形制、服饰装扮、使用物器、出行礼仪等都有变化。
又譬如桌、椅的名称。在古汉语中卓同“桌”字用,多指几案、承具。《宋诗》徐积谢周裕之诗:“两卓合八尺”,卓亦指桌。椅子,古人最初时指车厢两旁供人凭倚的木板,古汉字“车奇”即此意义;宋和宋之前倚即椅子,通俗的解释是指有靠背的坐具。教材中也涉及到“靠椅”的出处,提醒创作者予以重视很有必要。
教材插图的意义除了为内容增色添彩之外,重点还是插图的历史镜像展示。如果仅仅从造型形式上追求生动、侧重于视觉审美效果,只图视觉感官的愉悦,而放弃了对象身份的准确性,忽视历史上这些事物的本来面貌,忽略了这些镜像的必要考证,那这种插图的意义就大打折扣,甚至本末倒置了。优秀的教材插图,必然是令读者眼亮而心动的作品。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成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