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美术馆的未来
文/王嘉(广州)
私人美术馆的未来
文/王嘉(广州)
只要走上了艺术之旅,书画家们几乎没有懒汉。除了名彪史册的大书画家之外,与地方文化密切相关的区域性书画家,更是列如阵云。在如今的书画行业,真正让人反感的是没有真装实货的贪名求利,至于水平不高但脚踏实地的中小型书画家,在三线、四线城市乃至更平凡的地方上,无论是从事创作还是书画教育,受到身边人的尊敬乃至在小范围堪称德高望重的,也大有人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种规格的私人美术馆,必然大有必要和发展空间。以私人美术馆的方式,把更多的书画作品推向社会公共空间,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每个地方都有不少热衷于收藏的艺术爱好者,他们的书柜里甚至堆放着数量不菲的小名头作品。对于省级或市级的公立美术馆而言,这类作品的收藏价值并不大,几乎不可能被关注。但是,对于县、乡而言,从他们身上汲取到艺术营养甚至在同样小范围前提下走上艺术道路的人,换而言之,在地方上靠艺术吃饭人,传承有绪。他们在当地的艺术爱好者那里,简直就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以私人美术馆的形式,把他们的作品加以整理和展示,对于地方文化记忆而言,确实也是必不可少的。
私人美术馆根据自身的实力和需要,逐步走上规范化,逐步成熟,如果形成文化风气,特别是在各地的小城市殷实之家如果有大小不同规模的私人美术馆,至少对于带动地方艺术氛围、交流艺术信息,乃至艺术朋友雅集挥毫、品茗论艺,会有很现实的意义。艺术原本就不是急功近利的,从身边做起,从三五知己熏陶起,总比藏着、掖着不晓得怎么发挥藏品作用更有价值。私人美术馆,一旦从艺术书房、艺术客厅得到升华,进而成为社会公共空间的文化形象,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应该是可以预见的。
美术馆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但并不是只能生长在城市土壤。笔者倒是认为,乡镇美术馆不妨也是私人美术馆的未来出路。先从乡镇式的小县城做起,进而不断扩大推广。私人美术馆的放低身价,不仅不会妨碍目前城市公立美术馆的格局,反而可以更好地整理、展示区域美术作品,更好地推动美术馆行业的成熟和发展。作为观众,都盼望着一睹国际明星画家们的风采。但是,又有多少人、多少收藏家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大腕、大牌们的作品呢?尤其是,具体到三线、四线城市的地方志上,又能找出几个类似这样的大画家呢?虽然没有“国字头”但在小范围为美术教育和传播作出过贡献的小画家们,他们也理应有一些美术馆作为归宿。哪怕是私人美术馆,哪怕是尚不成熟的展示空间,总比从此石沉大海、束之高阁更有意义。
选自2017年1月7日《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