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评论

《中国篆刻聚珍》再出新品13种

  《中国篆刻聚珍》第一辑自去年7月问世以来,深得篆刻创作者、教学者和广大爱好者认可和好评,短短半年时间,已经重印数次,成为当下艺术出版特别是篆刻出版领域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文类聚团队会同各方编撰专家老师和制作人员,经过半年多的精雕细刻,《中国篆刻聚珍》(第二辑名家印·上)13种已于近日面世:

  08《文彭 何震 苏宣》(沈浩编写)

  09《汪关 汪泓》(刘永根编写)

  10《林皋》(沈浩编写)

  11《明名家印》(陆嘉磊编写)

  12《程邃 巴慰祖 董洵 胡唐》

  (张爱国、李永编写)

  13《丁敬》(蒋招升编写)

  14《蒋仁》(蒋招升编写)

  15《黄易》(桑建华编写)

  16《奚冈》(桑建华编写)

  17《陈豫锺》(吴莹编写)

  18《陈鸿寿》(刘永根编写)

  19《赵之琛》(沈浩、贺维豪编写)

  20《钱松 胡震》(张钰霖编写)

  13册合计收印2065方。

  此次编撰,在继承传统历代印谱精华的基础上,还从大量存世书画名迹、稀有印谱、善本古籍和其他各类书契文献等第一手资料中搜集代表性印迹,充实到相应的专题卷次之中,对了解明清文人篆刻全貌特别是探析文人篆刻渊源与流变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也是对已有印谱编撰的极大丰富与拓展。第二辑编撰印制中,汲取第一辑出版以来诸多专家、读者的建议,在编撰制作中对相关体例、形式、工艺细节等做了进一步完善。

  第二辑名家印·上出版后,出版社团队骨干专程向著名篆刻家、西泠印社执行社长、本丛书主编刘江汇报了编撰出版情况和丛书问世以来各方面的反响。刘江说,要感谢全体编撰人员和出版团队为这套丛书的出版所做的工作,这套书对于篆刻教学、学习都是很宝贵的资料,以前搞篆刻创作和教学研究往往苦于没有好的范本,很难见到完整系统的篆刻文献,今天出了这样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印谱,一定能够嘉惠印林,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也很有好处。丛书中许多新的资料是非常珍贵的,如明代很多印原来只听说过,没见过,这次有新的增补,功莫大焉。还有这套丛书还考虑方便年轻学子使用,比如附赠的拷贝纸,便于临摹时使用,非常体现篆刻学习的特殊性。

  丛书前后共历时四年,精雕细琢后才陆续付梓,分辑出版。丛书用创新的编撰理念,丰富的使用功能,精致的印制工艺,旨在构建一个体系完备的中国篆刻基本图像文献库,于创作借鉴、印史研究和教学参考大有裨益。

  丛书共分三辑,总计约50册:第一辑“古玺印系列”(7册,已出),梳理出从战国到宋元印章的印史脉络。每册后辑录与本卷主题相关的史料和评析文献。第二辑“名家流派篆刻系列”(分上下两编,上编13册已出,下编待出),辑录明清至近现代重要流派与名家代表作品。每册后辑录与本卷主题相关的史料和评析文献。第三辑“专题印系列”(待出),辑录因特殊形制、材质、工艺、功用而具备独特审美倾向的玺印篆刻门类的作品。每册后辑录与本卷主题相关的史料和评析文献。

  特色一:学术与创作并重

  以印学史框架为学术支撑,以历代玺印篆刻遗存和印学文献为基础,定位于篆刻学习临摹、创作借鉴、印史研究和教学参考,满足篆刻研究者、爱好者、创作者临摹鉴赏和教学研究所需,成为学习、了解、研究印史的合理模板与理想参考。每卷印蜕的排序,侧重于从易到难的临习鉴赏进阶安排,兼顾类型特征和审美倾向。部分印作断代缺乏确切记载与考订依据的,姑以审美特征归类。

  特色二:功能完备

  在功能设置上非常注重对接篆刻教学与鉴赏的特殊规律,追求良好的阅读使用体验。每册皆由“凡例”、“概述”、“印章(释文、编号)”、“集评”四部分组成。每册除“凡例”外,主要内容中的第一部分是本册主题概述;第二部分为印蜕及释文,其中名家流派篆刻附部分边款;第三部分辑录与本册主题相关的史料和评析文献。其中第二部分为每册基本单元,一般遴选300到500枚印蜕,资源流传存世特别多或特别少的则有例外。丛书对每册进行分别编号,又对每册中的印蜕进行编号,整套丛书出齐后,将统一编制“印文全文索引”作配套,以便从整套印谱丛书中可以检索出任意一个字的印文字形。

  特色三:制作精致考究

  纸面精装,长开本,成品尺寸130mm×210mm,相比一般大32开略窄,小巧玲珑,单手握持手感舒适,翻阅、携带也更为方便轻松。封面运用四个专色叠加印刷,并采用UV工艺表现出古朴、大气的底纹。内页选用135g进口玛歌纸,印刷效果出色,每方印的边缘细节都得到清晰体现。整体装帧深沉、稳重,凸显出浓浓的金石韵味。

  特色四:内涵创新

  荟萃印学史专家、古文字学专家、篆刻创作家的综合视野,紧贴篆刻研习规律,精选能够体现各个时代、各种形制和各名家流派风格的典型之作,呈现中国玺印篆刻艺术的精华。遴选中注重引用最新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注重从书画名迹、古籍珍本等稀有文献上提取有价值的印迹。


美术报 评论 00012 《中国篆刻聚珍》再出新品13种 2017-05-20 13037061 2 2017年05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