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大科研”训练程序之一
线条组合(字)孤立的线与交叉的线
陈振濂
所有的书法线条都因其环境而生优劣。其实对书法艺术而言,没有一根线条是可以孤立存在的。某一笔线条之所以精彩绝伦,是因为它恰到好处地在应该呈现的时机作了最恰当的呈现。换了一个环境,则原本最优秀的线条可能立马变得百无聊赖甚至丑陋不堪。我们之所以把每一笔线条抽出来进行观察、比较、判断,是为了排除纷扰,先找到最核心的关键内容入手研究以便于理解。因此,建立起一个线条的整体观,是书法艺术学习入门时的更深一个层次的要求。
但在过去,讨论线条组合,是首先从学形开始的,一个汉字一种线条组合。讨论线条组合从汉字识读写开始,只要学汉字,线条组合本来是自在其中。但其实这还是个文字的立场而不是书法的艺术表现立场,并不符合教学讲求科学性的标准与规范。因此我们希望暂时摆脱既有“汉字”的习惯认知轨道,从形态、线条组合上进行更艺术的切入尝试。
线条组合,又不是汉字写字式组合,应该怎么做呢?普通写字,是从整个字形取得整体笼统概念,再深入到局部的某一笔或某个偏旁部首的点画组合。它的方式是从大到小。从字到笔画。我们的方式却是反过来,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字形。先观察每一个笔画表情和组合的细节、和各种可能性,找到它的艺术审美表达,再逐步扩大伸展为板块构筑进而整体。亦即是说,按照汉字字形(写字)的习惯规则,但切出每一个局部作详细解剖分析,找到最佳视点,最后由小及大,形成整体。具体来说,一是找到规则的组合:如“单人旁”的短撇和长竖的组合;是“衔接”的线组合训练。又如“三点水”的三个点的纵向呼应与间距还有姿态;是[连带]的线条组合训练。又比如“木字旁”的四笔线条包含了横竖撇捺四种最基本笔画,它们是怎样合作来构造上下左右四维的方块字空间意识的;是“交叉”的线条组合训练。更比如“宝盖头”是怎样在不交叉线条的情况下各司其职形成一个美丽的屋檐,各个笔画是如何占据空间而且还努力互相呼应揖让彬彬有礼的;是“呼应”的线条组合训练……以此来认识到,汉学书法是一个生命体,即使不是为了识读,仅仅拆出其部件结构的一个局部,也是仪态万千,妩媚动人,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去发现它、发掘它,揭示出它的无上魅力。
单元设置:线条组合的综合观察、判断与表达
“单人旁”的衔接练习程序
方法(教学要领)
(一)同类型比较与偏旁部首概念的确立。
A.选取欧阳询《九成宫》范本中的“单人旁”字范5组,研究它们之间的不同表达的相同之处与差异之点。锻炼观察能力,提示学生即使是同一个书法家或是同一个碑帖中,相同的结构形态也可以有不同的表情。这正是书法作为艺术的命脉。
B.从欧阳询出发,遍及唐楷魏碑的各种“单人旁”字范10组以上,深入了解书法世界中依托汉字载体的各种不同衔接方法与表达方式。更取“单人旁”在标准唐楷中的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又如魏灵藏杨大眼始平公张猛龙瘗鹤铭,找到各种不同的銜接规律。作细致的体验式练习实践。
(二)线条组合的针对性练习扩展到所有字体书体。建立起大书法而不是写字(楷字)的概念。
C.再扩大到隶书各碑帖字范和行书《兰亭序》《圣教序》、草书《书谱》等等,反复练习。关键词还是两个:一线条组合。二衔接。
(三)从“衔接”的技术学习到有节制的局部发挥。
D.掌握了核心技术,又了解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可以开始自由发挥。根据已经掌握的意识与印象、概念和要领,自由写一个线条组合,可以是直接的“单人旁”,也可以是“类单人旁”的其他偏旁如“言字旁:亻”,“耳朵旁:阝”……
E.检验一下自己的作业,最靠近上述哪个经典范字的表达?为什么?是最喜欢?还是比如符合习惯?还是偶然碰运气而没有预想?反复练习之。
(四)回到经典,进行“试错”的思考和练习。
F.对单独的撇笔线条进行比较和选择,比如短撇和长撇、肥撇和瘦撇,露锋长刀撇和短锋出针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一种最好看。
G.对单独的竖笔线条进行比较和选择。方法同F。问题:为什么“单人傍”的竖笔线条外形从来不作悬针状?
H.掌握“单人旁”的衔接技巧后,再对其他部首偏旁作同样的类推与展开。
2.走之底:辶
3.木字旁:木
4.宝盖头:宀
5.三点水:氵
6.耳朵旁:阝
7.广字头:广
8.提手旁: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