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评

从万亿知识产权市场
分一杯羹

  7月18-20日,全球授权展·中国站(LEC)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北厅举办。首次登陆中国的全球授权展带来了国内外78家展商和234个多元化的热门IP,旨在促进颇具影响力的娱乐、人物角色、时尚、艺术、企业品牌等授权类别拥有者与代理商同消费品制造商、被授权商和零售商的有效对接,积极开发中国授权市场。据国际授权业协会(LIMA)公布的《2017全球授权业市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IP授权商品零售额高达2629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与此同时,中国授权市场正进入爆发式增长。《报告》同时认为:2014-2015年增长为24%,但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被授权消费品整体零售额仅占全球市场的3%,潜力巨大。这个“潜力”,可以给市场打上足够的“鸡血”。

  如今的IP可算是个炙手可热的大热词,特指“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IP授权其实不是个新鲜事了,在文创圈有句话叫“得IP者得天下”,一个好IP确实能引得各方争夺,成功的IP开发,其背后带来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开发早已超越简单的印标、印图、玩偶等衍生品。例如《功夫熊猫》自2008年第一部电影播出,至今已发展动画电影、剧集、游戏、图书、衍生品等,还不同程度地与知名数码产品、食品、商业空间等合作。动画形象因此有更多的曝光机会,老百姓喜闻乐见,对于合作商家则借由原本IP的粉丝效应进行商业优化,形成了多赢互利的产业形态。而百年迪士尼的商业王国,这样等待、培育一个IP成长的耐心,在当下时代更为珍贵。

  走出“山寨”

  早几年,“山寨”一词常被用于缺乏创新力的抄袭模仿,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相对薄弱,一个能赚钱的“形象”用则用矣,先用再说。而随着国民整体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创意者”们走出“山寨”,走向自主创新。

  但侵权的事情仍有发生。近日来,在文创圈中又一起侵权事件引起热烈讨论——插画师白茶创作的“吾皇万睡”系列形象,未经允许被某商业空间大规模使用于商业宣传中。我们看到了法律的介入,听到了更多积极理性的声音。

  诚然,创作者创作一款成功的IP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力,面对常有发生的侵权,保护创作者,也就是在保护原创的土壤。确立相关法律法规被说了很多年,但其中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怎样是侵权?相似到什么程度是侵权?其实,用还是不用、怎么个用法,至少用前知会一声,就算不上升到法律层面,这恐怕也是人与人最基本的尊重。走出“山寨”,先要走出“强盗”的思维。

  “开源”是种新思路

  当IP发展渐渐形成一种共识,保护、授权、开发,开始变为有商业壁垒的闭环。偏偏有一些机构手握大IP,走出了反向的路子。MoMA艺术馆、荷兰国立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机构开始在互联网上开放其藏品的数字资源。其实在早年,我们知道博物馆对版权的保护相当严苛,而今走向免费的“开源”,或许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互联互利”。

  有一阵子,网络上掀起一阵“杜甫很忙”的风——大诗人杜甫被网友漫画改编,打篮球、弹吉他、玩自拍、练肌肉。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索性借力,发扬了网友们的脑洞,把这些演绎进行开发包装,变成衍生品。

  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成果,由几个开发专员来创新,不如借用互联网之力,联合所有感兴趣的人的智慧。如此看来,这样的“开源”正是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来迎接馆藏文物“核变级”的活化。

  朝前看向后看

  博物馆“开源”,可以成为一股活水。常说创新不易,然而站到巨人肩上,效果肯定能1+1>2,这个“巨人”就是文明遗产、传统文化,一幅名画、一个历史人物本来就是自带流量的百年大IP。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恐怕仅开发了馆藏文物的千百分之一,已吸粉无数,单年销售额过10亿元。

  漫画家蔡志忠作为创作个体在商业化方面也是相当成功的例子——孔夫子、老庄在他笔下都是活活泼泼的人物,一下红遍亚洲。在一次文创活动中他说自己正在创作《水浒传》漫画,一来这个故事本身吸引人,二来里头有108个好汉,每个都有巨大的再开发的商业前景,每件产品乘以108倍,一个小支点能翘起的是巨大的可能性。创新很难吗?神话故事、小说诗歌、英雄名人……回头看看,或许就能找到向前弹跳的“支点”。


美术报 时评 00003 从万亿知识产权市场
分一杯羹
2017-07-22 4598595 2 2017年07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