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我不热——莫高窟剪影
■柴立梅(安徽蚌埠)
第二天清晨,秋风习习,一行20人出发了。车窗旁,脑际总刻着大西北茫茫沙漠,戈壁沙滩的印象。
提到莫高窟,不能不提到敦煌。“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东汉应劭(shào约153-196年)解释为“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
敦煌,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因为地形地貌原因,其人口目前不足20万人。
我们现在提到敦煌,感觉很平常,然而,在《隋书·裴矩(547年-627年)传》的记载,裴矩是当时出使西域的外交家,在他写的《西域图记·序》曰:“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大意是说从敦煌出发到地中海有三条通道,且各有各的连接道路。发自敦煌,就是以敦煌为交汇点,是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隋唐时期,正是通过敦煌,西出玉门关、阳关,分为南、北、中三道进行贸易活动,才有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也才造就出了敦煌这个“华戎所交,一大都会”。
有这样的历史背景,出现了莫高窟,当是历史的机缘。莫高窟,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它是一座艺术宝库,给敦煌带来了福祉。
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的一天,据说一位叫乐僔(zǔn)的和尚路经三危山时,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东晋永和八年(352年),佛教徒开始在此创建洞窟。此后一些禅师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改称为“莫高窟”。
随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我们一行人带着虔诚的心,缓缓地走过一座桥,经过了高低不等的几座僧人圆寂塔,视野中反弹琵琶女的雕塑,几棵错落有致的参天大树,仿佛向我们致意,我们离佛越来越近了……
郭沫若先生题写的“莫高窟”三个金黄大字,镶嵌在蓝底的牌匾中,牌匾在蓝蓝的天空下,庄严静穆。
民国时期翻修成现在这样的木制九层楼赫然眼前,是莫高窟标志性的建筑。黄沙,黄泥,黄壁,此时此刻对黄色的崇敬油然而生,大大小小的洞窟编着号一个挨一个,壮观不已。据讲解员介绍,莫高窟南北全长1680米。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3000余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跟随瘦高个叫翟鹏的讲解员,移步于现在编为第17号的洞窟,就是震惊中外的“藏经洞”,藏经洞外围的墙壁上被黄沙推积的痕迹依稀可见,这个洞窟要追溯到1900年6月22日那天,被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不知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藏经洞中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很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中国只留下一万余件。藏经洞文物的发现和流散形成了一门国际性和综合性的学问,叫“敦煌学”。
边走边聆听着讲解员介绍敦煌学的意义,回廊间,驻足于几个窟之后,又轻轻地走进莫高窟千年来保存最好的第45窟,抬步进门时,便觉一股凉爽扑身而来,讲解员手中的电筒,犹如法器一般,那一束光定格在一组塑像上,这组塑像是盛唐原作。那束光又缓缓地定格在佛身上,这尊佛的塑像,非男非女,端坐在佛坛上,恬静安详,与世无争,好似看透了人间百态,无需点滴言语,身旁的菩萨静静地垂着目,两旁的弟子面带微笑,似乎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与佛有了默契,与佛心心相印。观瞻这样的窟,心灵立刻受到了震撼和洗礼!我们就在这窟的黑暗中随着那束光的移动,欣赏了泥塑鲜艳的色彩美,线条流畅的造型美,繁复不赘的工艺美,不仅清楚地看到唐人精湛制作的塑像,更是让我们明白塑像背后的寓意,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不要去当真,不要去计较,不要动辄就哇哩哇啦,大呼小叫,因为不停聒噪,也让自己的内心不能平静下来,于人于己又有什么益处呢?品读佛彩塑,沉默是金,当下,又给了我们如何处人处事的答案。
壁画,又是莫高窟的最有分量的部分。五颜六色,那具有诱惑力的绿色,蓝色的宁静感,黄色的雍容感,红色的炽热感,褐色的凝重感,将图案的整饬,佛教的故事,再赋予流畅的线条,在勤奋的画师手里描绘出生动的画面,反映出那是对理想天国的歌颂,对真善美的弘扬,对恶人的诅咒。我们欣赏藻井上的壁画,我们想象着那些画工们要昂着多长时间的头,要拿着多长时间的笔,才能表达出他们心中对佛的敬畏,我想,他们那是对佛的仰望啊……
走出洞窟,好像我们也要拥抱光明一般,心田豁然开朗,天空好似被水洗过一样,好蓝好蓝,朵朵白云游弋着,转过身来,再看看这黄色,仍是震撼不已!莫高窟呀,莫高窟,你集建筑、彩塑、绘画于一体,一千多年来,多少人为了保护你,餐风露宿,抹不尽的泪水,甩不完的汗水,尽管我们没有能力保护你,但是,我们观瞻你,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那当是莫高窟也给了我们福祉。
今夏,我不热。就坐在大树下的台阶上,再倾听着莫高窟千年的心声;再回味着“数字敦煌”电影中的一个画面,浩渺天际,繁星闪烁,一位高僧大德禅坐在鸣沙山崖壁的一个洞窟中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