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时评

从作品捐赠到精神“回家”的文化自信

  美术馆的发展是与其所处城市的大环境的文化特征相结合的。以上海为例,不管是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并致力于收藏、展示、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上海博物馆,还是致力于收藏与研究中国近现代艺术的中华艺术宫,无不是因其清晰的定位,以及对地域文化的充分利用才得以走得更远。

  3月16日,83岁的萧勤回到他出生的上海,在阔别上海70余年后“回家”了,向家乡的父老乡亲汇报一个游子的生命沉淀。萧勤带回了各个时期的作品与家乡共享,并且将一系列作品捐赠给中华艺术宫收藏。对他而言,这才是回家真正的意义:让最有代表性的萧勤创作永远留在他的家乡——上海。萧勤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在世界各地闯荡多年,无时不刻对家乡充满眷恋,在开幕式现场他说:“离开上海的时候,我只有11岁。如今再访家乡,我已经是83岁了。或许你们看我苍苍白发,步履蹒跚,但我心中仍是那个11岁时候的萧勤。”

  近年来,全国各地重要美术馆“回家”的捐赠展陆续不断。今年新春伊始,年逾八旬的艺术家欧豪年“还携笔墨向高丘”,在中国美术馆办展,作为文化部2018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欧豪年亲自精选20幅作品捐赠予中国美术馆;2017年,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艺术家周韶华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的163件作品,代表了周韶华各个时期的创作成果;2016年,祖籍浙江杭州的台湾画家和艺术教育家傅狷夫的家属已是第4次向浙江美术馆捐赠旧藏与美术文献资料。在文化部下发《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实施办法(暂行)》之后,更多的名家将自己的作品捐给包括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以及文化部评定出的国家重点美术馆,其中,出于回报家乡赠予的真不少。除了各地重要美术馆的收藏,学院美术馆的收藏与建设也得益于曾经任教的老一辈艺术家的深情捐赠,据悉,2015年,祖籍浙江乐清的野夫先生家属向中国美术学院捐赠其代表作品25件(套),等等。这些捐赠展反映了现代中国美术史发展进程的一个侧面,以及艺术名家在助力区域美术馆的建设与收藏脉络上所作出的贡献。捐赠展不仅展示了艺术名家的艺术成就和不平凡的艺术人生,丰富了各地美术馆、画院的收藏,同时也为国家增加了艺术财富:一方面,这不仅能促进艺术的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国家美术收藏事业以及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梳理与沉淀。

  事实上,以萧勤展览为例,命名为“回家”有着更深层的含义:这不但意味着萧勤回归到出生的地方,也代表了他精神上的“归根”。他将东方文化融入以西方为主流的现代艺术,最终突破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以生命的回归实现了自己的超越。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同样是现代抽象,融入东方精神的图式当然与西方的抽象图式有着巨大的不同,萧勤就谈到了东方抽象文化的“草食性”与西方抽象文化的“肉欲性”的区别,换言之,西方抽象一直是物质写实的表达方法。他认为中国艺术有抽象的传统,即便是画山水,它的画法、构图都是抽象的,山会飘起来,树则没有根。说到“回家”,萧勤是回到了中国原创的抽象精神。

  羁旅的艺术生涯中,如何把东方精神带到西方去,用国际的观念做独特的创作,这是萧勤思考的点。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在世界上如果要走出一条路,我必须走出中国文化的路。”事实上,不仅萧勤,面对当下艺术生态环境逐渐开放的现状,在以什么样的立场来展开创作上,很多中国艺术家都有“回家”的立意。艺术家夏阳曾谈到,“在今天,把东方文化的根生长在当代,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曾以为到外国去才可以追求先进,而老一辈艺术家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中西其实各有各的味道,他们已然对自己的文化更有了亲切感。欧豪年先生如此,傅狷夫先生如此,萧勤先生也如此。然而,这种亲切感还是需要从小耳濡目染,这便涉及到文化自信,甚至涉及儿童教育的问题。萧勤作品的“回家”是给家乡的一份大礼。他的作品视觉的原初力量非常强,对于青少年去认知艺术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何让孩子“玩”艺术,接下来即是中华艺术宫与萧勤艺术基金会共同合作、教育推广的一个方向。


美术报 时评 00008 从作品捐赠到精神“回家”的文化自信 2018-03-31 6902266 2 2018年03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