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活化:
中国美院团队
创作动画电影《良渚》
本报杭州讯 记者 王簃轩 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奠基。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良渚古城遗址也成了继西湖和大运河之后浙江的第三个世界文化遗产。
去年底,以呈现良渚文明和彰显良渚精神为主题的动画长片电影《良渚》已悄然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立项。影片将由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副院长、第54届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奖得主刘健领衔的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师生团队创作。
《良渚》讲述了远古时代的故事,以古良渚人和水的关系作为线索,由此来建构故事核心和戏剧冲突。影片将植入水坝、城墙、玉、饕餮纹等良渚文明的标志性元素,讲述它们诞生的来龙去脉,直观地加深观众对良渚文明的记忆和理解。
情节将从良渚村落生活的局部展开,以处于冲突中的两个部落中的青年男女“阿璞”和“泽”为主要人物,讲述他们的爱情和成长,以及如何促使两个部落实现和解和团结,一起修建水坝、战胜洪水、建设城郭,开始社会生活,从而生发中华文明的故事。
据中国美术学院《良渚》创作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将联合国内外优秀的三维动画制作团队共同把握项目的定位、方向,影片的创作思路和艺术品质。同时,充分利用学院优势,集合优秀的师生资源,在背景研究、世界观建构,以及人物和场景设计、动画制作、IP立体开发等方面,给予项目强大支持。
作为一位斩获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国内一线动画导演,刘健在面对“良渚”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题材时感到既充满挑战性又令人兴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从团队合作层面还是影片本身制作的角度,动画电影《良渚》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刘健看来,良渚申遗成功无疑会使“良渚文化”的概念被更多的人看见,影片《良渚》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这对刘健团队来说是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众所周知,一部动画影片的制作在前期、中期和后期需要经过许多流程,这个过程常常是漫长而枯燥的,考验的是人的耐心、细心和信心。如何面对这个考验,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具体到《良渚》这部电影,我们感到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这段中国史前文明真实、生动、艺术地呈现在大银幕上,并且能够让大家走进影院沉浸地观赏。”
刘健透露,动画电影《良渚》是浙江省广电局和中国美院在2018年初共同牵头发起的项目,发起后很快就成立了创作团队。在从事项目之前,包括刘健在内的创作团队对良渚文化并没有很多具体的了解,所以首要的工作就是研究良渚文化,比如阅读相关文献、参观良渚博物馆、实地考察等等。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作团队对良渚文化逐渐有了全新的了解和理解。
刘健团队参观良渚博物馆及遗址时被大量朴实而精美的出土文物深深吸引,从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良渚文化成熟繁荣期的社会生活景象。在刘健看来,长江中下游领域本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而良渚文化又在形态和物质上给我们留下了印迹,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
据了解,《良渚》的策划、考察、文学稿和概念图的创作已经完成,正在完善之中,影片目前正处在动画前期的制作阶段。相信动画电影《良渚》可以使“后申遗时代”的良渚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使文化遗产“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