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5版:论说

一部扎实的民间艺术考察文献

  华文出版社出版的《事死如生——一个习艺者对乡村纸扎艺人的认知和见识》是一本值得看下去的好书。好在哪里呢?好在它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中国民间文化中最动人心魄的那部分,即生死之间的那部分。家中亲人故去,总要有一些寄托,而那些民间的纸扎就是承载寄托的重要载体。

  那么,这些纸扎如何制作?由谁来制作?制作中有什么讲究?什么人用什么物件?用什么颜色?这些做纸扎的民间艺人的实际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的?那些定购纸扎的人们心理是什么?还有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是,一个来自城市的美院学子如何一步一步深入乡村民俗最为动人的部分?

  这本书是一位当代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教育者关于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民艺知识和生活状态的田野考察著作,历时3年,6次,87天。仅以这一组数据就足以证明作者对民间艺术的真诚与执着,因为当下时代里很少有人对一件无关发财、无关权贵、无关明星的事情能够倾注如此长久与巨大的热情。作者以纸扎民间艺术作为关键词,预设相关观念、技术和功能的核心问题,对山东曹县14个县镇乡村的26位当事人进行了46人次的访谈。

  当然,作者自己采用的词汇是闲谈,但在我看来,所谓的闲谈,是为了信息的真实,作者尽力营造一种真实的、放松的、与利益无关的访谈。这种访谈近似于闲谈,但又不是闲谈。因为闲谈是没有主题的,而访谈一定是围绕着某个主题展开的。以我个人对本书的读后感,访谈似乎更为确切。然而,重要的不是词语的推敲,而是访谈中洋溢出来的民间手工艺人带着满满乡音的真诚、淳朴,还有对于历史心有余悸的回想、对生活随遇而安的坦然、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于纸扎的热爱与传承。当然,还有来自于乡村生活的狡黠智慧……在这本书里访谈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乡土气息和对现代乡村生活极为真实的描述。这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次不断往返的异域之旅,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文化考察,是一个由纸扎追问生死的过程。

  这本书的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作者以人类学田野考察工作的方式发掘纸扎所包含的生死之间的辩证法,同时,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田野式访谈发生前后和间隙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作者作为外来研究者的观察、自省和思考。这不仅是城里人与乡村人的对话,还是美院学子与民间艺人的对话,更是一种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对话。对话不一定有结论,但一定可以让我们宽容,因为世间还有那样一种与城市生活完全不同的方式理解生死。

  难能可贵的是,如此扎实的民间艺术考察文献已不多见。作者对艺术人类学田野考察工作的自觉,扎实地投入实地工作,使得这本书在记录民间生死观之余,极为生动地记录了纸扎民间艺人对于纸扎的理解、日常的民生、真实的想法与现实的困顿。可以说,这是研究中国人乡村生活生死交接过程一个极有个人特色的尝试,是一次以人类学田野考察方式研究民俗文化的大胆路径尝试。这为复兴中国民间工艺与工匠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研究方法的范本。


美术报 论说 00025 一部扎实的民间艺术考察文献 2019-08-17 10740734 2 2019年08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