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与回溯
写在《积微致著——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毕业论文撷英录》出版之际
■张强
《积微致著——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毕业论文撷英录》主编沈颖发来了该书,言下作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的创立者,希望我就该书谈点什么。沈颖现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史论系主任、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主持人。她是我在山艺教的第二届学生,我记得她的毕业论文便是我亲自辅导的,而且获得了当年“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
我粗略地翻阅了一下,该书共收录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005至2014十届本科毕业生的优秀论文76篇,这是美术学专业10年教学成果的呈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理论教学的水平。美术史论系成立于1992年,1993年招收首届美术学专业本科生,1999年首届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入校,2005年美术批评专业首次招生。2010年成为开展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史论)被评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目前设有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外国美术史论研究、美术批评与中国当代美术研究、美术考古研究、美术文献研究、绘画形态研究六个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刘曦林、尚辉、李翎、高天民等全国知名学者担任本专业研究生导师。
看到目前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这些年的成长,结出的硕果,以及在国内渐渐呈现出来影响力,我也不由地陷入回忆之中。……所谓往事并没有如烟化去,一切均历历在目。屈指算来,离开山东已经有16年之久,而回溯往昔,我从那个岱西小城,进入到山艺任教,也经历过12年之久。
1987年10月,我以山东省肥城一中美术教师的身份,通过提交论文的方式,受邀参加由中央美院、人民美术出版社、江苏省文化厅联合在扬州举办的“全国美术理论研讨会”。在会议上,来自山东的代表除了我之外,还有山东艺术学院院刊《齐鲁艺苑》的主编王永康先生。我的文章被推举为大会发言,同时,我随身携带的作品相册,都给王永康先生留下深刻印象,他说我的国画与山东正在流行的风格有着极大的不同,愿意介绍我到山艺做个展览,同时,鼓励我应该到济南的高校任教。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我还结识了四川美院的王林先生,他又为我在十几年后离开山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89年3月,我的个展在山东艺术学院“名人画廊”举办。展览期间,时任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的杨松林先生来到我的作品前,他对我简历中列出的重要学术会议发言及发表的论文非常感兴趣。杨院长询问我,可不可以在山东艺术学院举办一场学术讲座。讲座半年多之后,我接到了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处长朱铭先生的来信,他与杨松林院长一起策划了一个项目,撰写《山东美术史》,邀请我参与其中。与朱铭先生的渊源始于1985年,我平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试论中国画的“气”》,就是刊发在他时任主编的《齐鲁艺苑》。
就这样,1990年初,我从山东肥城一中被借调山东艺术学院。在杨松林院长的全力支持之下,由《走向世界》杂志的美编尹毅先生陪同,开始了对于青岛、烟台、滨州、菏泽等地的美术生态的田野调查。《山东美术史》的近现代部分,由我独立撰写并在当年完成。此事后来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人们无法容忍一个几乎涉及到他们一生艺术水准的评价,掌握在一位不满30岁的青年人手中。事实上,也几乎没有任何人完整地阅读过这部书稿,就直接否定了。2010年,这部手稿被收录于《张强文集》第三卷(重庆出版社)。2013年,作为重庆市艺术界唯一入选的“两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重庆市政府专项经费资助,该成果纳入到《艺术学体系》四十卷的出版计划之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批评文本,编为《张强艺术学体系/总卷号/零拾陆/学术卷/卷十六/张强批评文本02二十世纪山东美术史要》,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16年再次修订出版。这些当然都是后话了。
在我借调山艺的过程之中,杨松林院长安排我为美术系油画班的毕业生进行论文辅导,同时,在王克举、闫平夫妇的帮助之下,开始在美术教育系担任西方美术史的课程。得杨松林院长的斡旋将我从肥城一中调入山东艺术学院,虽然其中也遇到一些波折,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取得浙江师范大学的商调函,能够作为一个坚硬的资格证明。最终在1991年10月,我领到了山东艺术学院的工作证。
在当时的社科部副主任田川流先生支持之下,开始了建设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本科专业的工作。在杨松林院长的带领下,考察了中央美院的美术学课程设置,我根据综合类艺术院校的特点,制定了一个美术学本科四年制的教学计划与方案。1992年年底,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本科获批,1993年上半年开始面向全省的招生工作。1993年下半年,首届10名本科学生入学,社科部更名为“艺术文化系”,我则出任美术学教研室主任。这个专业的课程系统构架,我设计了99章的“中国美术文化史”,作为这个学科的基本框架,与之相对的西方美术史的师资引进,也就迫在眉睫。1995年,听说家在济南的李丕宇先生是鲁迅美院即将毕业的研究生,随即与田川流先生登门邀请他入职山艺,担任西方美术史专业教师。后来,他成为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科研处处长、艺术研究院院长。
1993年12月,我的《中国绘画美学》与《现代书法学综论》正式出版,《美术史的十三个原则》作为方法论开设为独立课程。同时聘请了山东大学历史系刘凤君教授开设《美术考古学》课程;敦请青岛纺织工学院邱振亮先生、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高毅清女士任教山艺;与此同时,美术系李新华先生调入美术学教研室。1994年,我的副教授在喧闹的评选中顺利通过。
1996年是我学术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节点,《游戏中破碎的方块——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书法》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这部书里面,我的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在后现代的语境之中,可以追认“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为中国的“后现代书法”经验的一个部分。这个观点后来进一步完善,在2016北京的“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上,以《“汉字/书写”经验的追认、反制与谱系再建——在全球化与多元化语境之中重新探讨》为题进行大会发言,并收入论文集,成为我所创立的“世界实验书法”的学术基础以及文献理据。1996年另外一个重要的学术事件,就是我的《中国画论精蕴流程》被列入了“文化部九五规划——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通用教材”,这也是当时山东省内艺术学领域在国内首度获得如此高的学术认可。此书由江苏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毫无疑问,这部专著在后来山东艺术学院申报“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时,成为一个坚硬的指标。1998年,美术学(史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顺利批复,而我也成为首批硕士生导师。
2000年12月,我的教授资格顺利通过并被聘任。同时,河南美术出版社与我签订合同,出任“中国画学丛书”七卷本主编。2002年2月1日,我以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的身份,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大展苑举行了“行为书写”的表演,同时,平面的水墨图式在大英博物馆96号展厅展览半年并被收藏。6月,我参加完首届三位研究生的学位答辩,其中一位考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一位考上山东大学的博士。弥漫着欣慰的情绪里,在著名批评家王林教授的推荐之下,我接受了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先生的邀请,准备远走西南,开启迥然不同于齐鲁文化的、新的艺术与学术生涯。9月10日,在香港国际艺术公社举办完“行为书写”个展之后,我直接飞抵重庆,就任四川美院美术学系主任,开始了我在另外一个岗位上的全新工作。
(作者曾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首届硕士生导师。现为“两江学者”、四川美术学院二级教授、 重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代视觉艺术中心——世界实验书法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英国温切斯特艺术学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