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砚边

王良贵的“活着”

  曾经的美术报同事,做过美术报的责任校对、副刊编辑,山村普通人家出身,没有任何背景、不够高校招聘资质,在2006年被中国美院破例内招重用的王良贵4月6日下午13时30分患胶质瘤病殁于他的家乡淳安琴川。

  “前些天,诗人处于病危之中,作家冯秋子会同王良贵的好友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先生、正在上海紧张排《辅德里》的戏剧导演牟森先生、诗人泉子,紧急发起4月11日晚在杭州单向空间的诗歌朗诵活动,期待和热爱诗歌的读者朋友一起,为弥留之际的诗人带去些许祝福;没想到当我们预备好活动预告时,却早一步得到了诗人刚刚离世的消息。”单向空间第一时间发布了王良贵不幸辞世的消息,迅速在朋友圈引发巨大的哀挽,熟悉他的,对这位“淡然的笑容、真诚的为人,虽未有过多的交集,然于散淡中见真情”的少见的厚道又有才华的好人充满痛惜;不熟悉他的,也对这位英年早逝的陌生者表示“感动感动,少有的感动,今天才接触到真正的诗,不可言状!诗人是不必要什么资质的!”

  “好美的文字,扎到心尖尖的美!哪里可以购买到他的诗集?”美术报前总编斯舜威深情回忆:“我接任总编后,出于改版需要和个人喜好,新辟了美术副刊,且由我亲自编辑。良贵来了不久,我就把这一块交给了他,由他担任副刊编辑。这次和王犁(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交谈后才得知,这对他是莫大的鼓励,让他信心倍增。在他看来,从淳安的琴川到杭州西子湖畔,他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经退休赋闲的我由此也颇多感慨,深感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大胆识人、用人,放手让他们去干,是多么重要。”

  王良贵得贵人相助进中国美院后,全身心投入非常繁琐和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一段时间某种程度超负荷工作,虽然业绩突显赢得众口称赞,但身体也付出了极大代价,只是他不声不响,对际遇的幸运,他是报恩式地回馈。由此,他甚至放弃或疏远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去写作的“业余爱好”,写作可是他当年“农民工时代”精神苦闷、物质匮乏的心灵支柱,你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在朋友圈里刷屏,也许该知道一下他写的诗——“我迷恋于给每一个字敷上色彩,给以重量,在这反复的坍塌和重建的过程中,纵身跃入一种自我把持的沉迷状态,去感知血的涌流和心的韧性,那由于自己亲手造就而善于安慰、善于原谅的笔划在命运中飞舞。(王良贵)”

  一位女作家评论他的文字功夫:“文字有了形象思维的加持,徒生了画面美。”王良贵如果没有自身过硬的文字功夫,仅仅依靠做人厚道在人才济济的中国美院是呆不长久的,何况他后来已到处级领导的岗位上。

  “骨火坠无声,春痕染泪猩。诗心葳蕤雨,文胆旖旎晴。欲取琴川土,忍招王子灵。回风悲俎豆,震悼付泓泓。”哪怕是“以整墙的雨水送别沉默的你”都唤不回诗人、普通人王良贵的生命,“作为肉身的良贵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作为诗人的良贵,因为诗和诗集还在,他还活着。”确实,王良贵还活着,因为他的诗和诗集还在,4月11日晚,良贵的诗和诗集又会模糊朋友圈湿红的双眼,悲夫!痛哉!


美术报 砚边 00023 王良贵的“活着” 2021-04-10 22358448 2 2021年04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