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格调

经得住摩挲与玩味的茶入

  大概是从4年前开始,陶艺家苏志坚迷上了一种小罐子。那是在中国美院本科三年级的器皿课上,他“发现”了一种日本茶道里的器物:茶入。茶入其实就是装茶叶的小罐,最初也是从中国传入日本。不过在中国人的茶席上,茶叶罐只是一个配角,谁料漂洋过海去到日本,却被赋予了更多的审美语汇,成为了茶道中人的心爱之物。

  这也许是由于日本人喝抹茶的缘故吧,故而茶入虽容量小却足以发挥其功用,不仅如此,体积小反而更便于茶人随身携带。这样一来,比起大的茶叶罐,小小的茶入更为实用,甚得茶人喜爱。久之,在日本的茶道文化中,茶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文化和审美体系。

  这样一件器物,小巧神秘,经得住细细地摩挲与玩味。外形像圆圆的小茄子的茶入,就叫“茄子”;肩线较平,似将军昂首挺胸者,名“肩冲”;呈椭圆枣状的漆器茶入,则叫“枣”。

  初次接触茶入,苏志坚立刻就爱上了。“当时特别喜欢茶入的造型,认真做了一些研究。在我看来,茶入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其肩线上提,这让它独有一种精气神。”就是这一点精气神,是最让他着迷的地方。他开始尝试着从茶入中提取形态语言,将其融入到器物的造型之中。先是制作了一些不带盖的罐子,有老师见了喜欢,直接收藏了一只。这给了其很大的鼓励,在之后的几年中,他以“茶入”为题材,陆续进行了一些创作。2017年夏天,苏志坚大学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暑假。潜意识里,也许是想与人生某个阶段进行一次告别,他在教室用高白泥制作了四五个茶入的素坯。之后,跟着老师和同学们去龙泉进行产区实践时,下意识地把素坯带上了。“到了龙泉,我想着就用龙泉的釉来试试吧。最后,用粉青烧成了唯一的一只。”茶入之形与青瓷之色的结合,最终呈现的效果令他自己也觉得很惊喜。

  日本茶道追求“侘寂之美”,故而茶入往往都是类似暗褐色、茶褐色等具有古、老、旧之特点的侘寂之色,鲜有色调鲜明者。他所制的这只粉青茶入,便显得格外灵动、生趣。

  2018年,瑞士陶艺家苏茜·鲍克特(Suzzy Balkert)来到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授课。她带来了一种基于Terra Sigillata(赭色粘土陶器)的陶瓷工艺。其盛行于古罗马时期,是一种高光泽低温无釉陶器。苏茜在此基础上加以研究,形成了独特的陶瓷装饰工艺。苏志坚则又开始琢磨茶入了:如果将这种古老的欧洲工艺运用到传统的东方器物中,会形成怎样的效果呢?“当时我正好做了几个陶胎的小罐素坯,于是就用这种工艺做了表面装饰,然后进行烧制。”出窑的效果很令人惊喜。表面的红、黑、灰或如山峦般层叠起伏,或似图腾般交织缠绕,古老的欧洲工艺呈现出一种东方式的神秘色彩。无论是粉青茶入,还是融合了欧洲古老制陶工艺的小罐,苏志坚的尝试总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美术报 格调 00019 经得住摩挲与玩味的茶入 2021-04-17 美术报2021-04-1700010 2 2021年04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