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论说

图像解读

如何让看不懂变成看得懂

  艺术作品能否“看得懂”,在视觉接受领域是个被反复提起的话题,如西方的现代绘画、摄影或我国的一些国画、书法等。实则“看得懂”和“看不懂”,是种艺术接受中的常态,尤其是非专业的观众,你非让他看懂专业技艺的内在演变,似乎有点强人所难。而能否看懂和看不懂,不仅涉及到专业的表达与形式的识别问题,实则还是一个怎样解读和如何评价的问题。

  2020年3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由日本结城昌子女士著述、并在日本全套累计加印202次,自1993年连续畅销27年,陪伴两代人成长的艺术启蒙纸本《你好,艺术!》,在我国不到一年的时间其销售量就突破200万册、15万套(数据由李力加提供)的现象,则让“看不懂”的问题,又一次摆到我们的面前。面对4-10岁的幼少儿童,让他们欣赏13位有重大影响的现代艺术家如毕加索、米罗等的画作,实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事情。但结城昌子女士,则以活泼切意的文字和局部细节的剖析,不但抓住了不同表达风格作品的形式特征,而且通过语言的亲切感抓住了童心,在情趣与本真向善向美的引领中,让“看不懂”变得“看得懂”和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对西方立体主义等超现实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切入视角,用一句“毕加索:嘿!到底在看哪边?”的疑问性智慧和儿歌似的文字叙述,直击毕加索人物画中,那些多视点交错同构而有意味的立体主义表达特征。化解了一个在诸多解读中,感到棘手和纠结的问题。其贴近儿童观画视角和语言的对话性、以及沉浸式欣赏体验的解读,对于我们的图像解读,如何在接地气的“适龄育人”中,达到有效地引领,是值得思考的。

  艺术作品的解读,涉及到作品、艺术家、现实和欣赏者多角度的心灵互动。而且在懂与不懂的作品中,也涉及到不同作品的质性及雅俗高下的区别与评价尺度。但如何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升他们解读的能力与艺术素养,是个审美教育引领的重要问题。相对一套面向幼少层面的解读纸本,所受到的欢迎程度,以及其在解读中,拉近孩子与名画距离的智慧实践,反衬出图像的解读,在教育与传播中某些不接地气的“玄虚性”或偏重专业技艺在不同层面中的“一刀切”等,影响到少儿美育“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接受、积淀与提升。

  艺术教育面对全体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素养的陶冶和学习用视觉的形象,进行认知与识见的学习和表达的创造性实践。而解读作品,是在与经典的作品进行对话、体验和发现的互动中,架构现实和心灵“双向沟通”的桥梁。包括教育中素养与践行的不断积淀,以及用个性的观看,来看待艺术作品表达了什么和用什么样的形态,进行表达的鉴赏性磨砺。因而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从传授的角度,必然需要“接地气”的语言和“形象化”的剖析形式,进行智慧的洞见与精准的点拨,而非概念的直述和玄虚的描述。而从评价的角度,学生对作品解读的评述如何评价,也在挑战着评价的识见与见真见质的尺度。尤其在少儿阶段,由于其对艺术的认知与优劣的判断、包括解读语言的运用,还需要在“再造想象”的认知和成长中提升。因而其表述,和在其他领域中的表达一样,不仅有本真的心灵性,还有诸多质朴无华的不确定性。而解读对不同的作品来说,又是一种“好奇与为什么”的对话与再发现、再拓展和再深化的聚焦和发散。其无论重意义、重情感或重形式,和他们的绘画一样,有着少儿情感与心灵碰撞的个性抒发及感受认知的不同视角。

  因而如何在把握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激发孩子们对作品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个性发现的良性循环,就需要评价者(也是传授者),不仅要“看得懂”童心表达的细节,而且还要以契合少儿心灵的“再解读”,去进行审美感知的激励和真诚向上的评价。而对作品解读能力的培养,在根据少儿年龄的变化和不忽视对艺术语言的运用时,对他们的欣赏与评述,只要是能贴近解读作品的形色、空间的描述性,或表达意图提示的情感、意象、精神及由生活体验参与而升华的认知和真诚的感受等,都可以看做是与专业艺术语言相衔接的“亚艺术语言”。是少儿在语言学习表达的迁移或对图像认知的本真情感及精神识见,不一定非得和专业的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或节奏、韵律、虚实等形式语言,进行完全的套用与挂钩。也就是说,只要不脱离作品主题及核心素养的发现与解读,都需要有智慧的判断与接地气的评价。当然欣赏评述如同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等领域学习与表达的奠基,尤其在和少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中,需要教师“剥洋葱”或“思维导图”似的剖析,以及与个人真情实感参与的解读和启迪。来引导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和对内容与形式变幻的感知中,拓展个性的发现与独特的解读。

  所以“看得懂”与“看不懂”,并非完全个人化的“自我充电”,还需传授与传播接地气的启迪和评价机制的有效引领。


美术报 论说 00017 图像解读 2021-04-24 22382016 2 2021年04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