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聚焦

许江:让美生发于心灵,活跃在大地上

  在本文见报之时,2022年全国两会已胜利闭幕。此前,本报记者特电话采访了还在北京参加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请他谈谈其今年关注的重点,以及多年来,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履职感想。

  作为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许江已经连续20年参加全国两会。

  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听完汪洋主席的工作报告,有两点感触非常深,第一点是自觉,第二点是团结。”许江表示,全国政协委员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大家都从自己的岗位,自己的角度,自觉履行协商议政的责任。“汪洋主席用1/3的篇幅强调团结,我觉得这是一次团结的文化宣言,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人民政协就是要发挥协商议政的优势,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作为一名“老代表”、“老委员”,他深感责任重大。今年,他重点关注的“设立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美,养育心性,提升心灵”,均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据了解,《关于尽快设立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的提案》已经通过审查立案了。

  守护中国乡土

  艺术为乡村振兴赋能

  “我的专业是美术,美术需要经常深入自然、体验生活、写生山河,对乡村振兴、新农村的建设尤为关心。”今年,他就带来了《关于尽快设立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的提案》,建议国家层面将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纳入第二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名单,并一如既往重视支持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工作。

  其实,乡村振兴是许江这些年一直关注的。如何用高校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2018年,他就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借助高校的文化力量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此后几年,他又进一步提出让“高校和地方共建乡土学院”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重视。2019年,他的提案为“乡村振兴,守护文化之根”,呼吁要重视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力量。

  “如何能保住中国的乡村,保住中国的乡土,让中国这些非常可贵的文化资源不消失,不止存在于老照片中,而是活在我们的大地上、我们的生活中。乡村振兴一方面是保护青山绿水,保护乡土建筑,保护乡村获得生态,另一方面是如何让农民在这里得到发展。保护和发展不是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他表示,多年来,中国美术学院以乡土为学院,持续深入乡村,为乡村振兴服务,与全国40多个地市合作,先后参与130余个美丽乡村、40个特色小镇建设,如今,看到浙江很多乡村真的做到了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这让他们备受鼓舞。“接下来,我们思考的是如何让保护和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让老百姓感受到在保护乡村的同时,能够发展农业,发展他们自己的事业,不断推进。文化将在这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美

  养育心性,提升心灵

  “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文艺界代表、委员们敏感地抓住了其中关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表述,大家对此都感到振奋,同时也纷纷呼吁要加强对文化的重视。”许江表示,文化是民生,但不止于民生。“‘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上。”在许江看来,美育是当今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教育与传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是高校的美育,也不仅是职业化、专业化的美育,而是作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美育,是中国之国风精神教育的美育。

  “美育是每一个知识人拥有的全面感受力的非常重要的素质,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感于诗,感于礼,就拥有了文化的品位,就拥有了评判的尺度,就拥有了持久深厚的文化自信。”他告诉记者,中国美术学院无论什么专业,新生入校都会收到一份礼物:两支毛笔、一瓶墨汁、一刀元书纸、一册《千字文》,这并非是想将他们培养成书法家,而是希望他们通过书写能够了解书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于心灵,得到独特的审美启蒙,这些都是审美的重要性。“今后,我们将会形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德育体系。德育怎么教?总讲大道理可能会很困难,那我们是否能挑选出中国的百首名诗、百篇名赋、百幅名画书法、百尊器物、百座建筑等,让孩子们通过这些非常具体的器物,真切地看到、感受到中国的文化,从而培养品位,这种品位将滋养心灵,助于道德成长。”


美术报 聚焦 00005 许江:让美生发于心灵,活跃在大地上 2022-03-12 美术报2022-03-1200009 2 2022年03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