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艺术节唤醒越后妻有
■本报记者 厉亦平 实习生 汪伊帆
越后妻有的山村在现代化中已经被遗忘许久,突然有一天迎来新的客人。山村中的一对老夫妇借出了自家房屋的客厅,用以艺术创作与展出。他们招待了每位前来观看作品的客人,为他们端上茶水,并且附上和果子。仅一个夏天,老夫妇招待了超过数以千计的客人,老爷爷对老奶奶说,今年的夏天好开心啊,竟然还有这么开心的夏天。说完这些他闭上眼睛告别了世界。
这是2000年夏天越后妻有第一届大地艺术节中的一个故事。在2018年一条视频的采访中,策展人北川富朗(Fram Kitagawa)说得知该消息的时候心头一紧,觉得这个忙碌的夏天还是给他们造成了负担。但是老奶奶转述了老伴的“好开心的夏天”,使他得到了宽慰。在策展领域享誉国际的北川富朗开展大地艺术节的初衷便是借艺术对越后妻有村落进行革新与复苏。
越后妻有属于日本新潟县一带,新潟县的几个村落被人合称“越后妻有”。该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濒临海洋,群山环绕,四季分明,特别是冬季大量积雪,甚至可达十几米。在前人的勤劳与智慧下,发展出了独特的里山文化。然而它既是川端康成笔下“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才能抵达的美丽“雪国”,也是20多年前在现代化与都市化进程中被抛弃的闭塞之地。当时年轻人纷纷离开去往大城市,只留下一些落寞的老人与废弃的房屋。
自从2000年成功举办,越后妻有艺术节每三年固定举办一次,2021本是第八届艺术展,因为疫情顺延到2022年。今年艺术节(4月29日至11月13日)是历史最长的大地艺术展览,跨越春夏直到深秋。本次艺术节也推出了更多巡游路线和新的展出作品,在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好体验。这些作品沿袭了越后妻有一贯的创作理念与方式,邀请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前来村落,尽量利用当地的材料,以当地文化为主题,带动当地人的积极参与,做到与乡村共融共生。
在今年新增作品中,如加治圣哉创作的《废材水族馆:龙窪》,通过来自当地建筑商店和锯木厂的废料,还原了鱼类在海洋中自由游动的场景;深泽孝史《雪塔》则以“雪国”除雪为主题,利用铲雪工具建造了象征性的纪念碑;《酿酒厂的细菌世界》以细致的剪纸为基础,利用多媒体展出在当地酒窖里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细菌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国艺术家的参与。如艺术家TANGO(高幼军)从2018年开始创作与越后妻有文化、大地艺术节作品结合的漫画作品《101Frames》,本次艺术节挑选了30张做成小册子供游人小憩时翻阅,首页便是内海昭子在当地创作的《为了许多失去了的窗户》;艺术家邬建安在当地创作了大型互动影像装置艺术作品《心·面孔》,实时捕捉观众的面容及表情转化成大屏幕上神话人物形象组成的面孔,面孔将随观众表情变幻。
而在艺术节官方根据不同季节给出的巡游路线如雀跃的羚羊路线、山羊路线中,当地风景与经典展览不仅融入其中,身穿特殊服饰载歌载舞的居民和妇女们烹饪的菜肴等也颇具特点。
这些作品大多巧妙地融入在乡村和自然中,是在当地村民与艺术家的紧密交集中产生的。北川曾表示当地的村民一开始并不能理解甚至反对,但后来在艺术家创作时居民会夸奖“好棒啊”或者拿来吃的或过来帮忙。村民从不理解到接纳、再到积极且快乐地参与,是村落大地艺术展览中难得的一点。他认为在这些交集中,作品不仅仅是独属于艺术家个人的也成为当地村民的作品,双方都有获得感,也成为作品产出的持续动力。
越后妻有的村民、饮食、居住、农业以及雪文化等在艺术的再现中得到突出和强调。人们重新关注其中的美丽之处。在共同的空间与文化象征物中,艺术家、居民和游人进行互动和分享,各自都有了无与伦比的“获得感”。艺术家享受创作快乐,当地人乐在其中来自大都市的游客也能难得一享乡村生活。
当初北川在采访中表示“艺术努力一把,就算没有太大的前景,说不定能够给予落寞的村民一些信心。”他的梦想实现了,据官方信息显示2022年艺术节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263组艺术家参与,其中包含13个国家和地区的95部新作。一共210件永久作品(包括预发布作品),新增123件新作品,展期时间更是延长到145天,几次艺术节收入稳定在约50亿日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村落加入艺术节,借助艺术再次焕发活力,产生巨大吸引力。在中国媒体一条视频相关报道的评论区中,甚至有人留言说想做这样一个村落的村民。这种方式也成为了被各国乡村振兴借鉴的“越后妻有”模式。孤寂的乡村不再只有被都市遗忘的老人和废弃的房屋、学校、耕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艺术方式复苏,散发巨大的吸引力、向心力,越来越多的人重返越后妻有,进一步助力乡村重焕生机。
(图片来源越后妻有艺术节官网、瀚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