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山罗泾十字挑花技艺
■范琳玲(上海市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教师)
罗泾镇地处上海宝山区西北部,东临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随着黄道婆棉纺织技术的广泛传播,在江南及罗泾镇地区形成了广种棉花、民皆纺织的习俗,在江南水乡也逐渐形成了“不挑花不能用”之势。土布实现了从“游花”到“挑花”的转变,依布之经纬挑出十字图案便是罗泾农家妇女的勤劳与智慧,这便是罗泾十字挑花技艺。据传说推算,其起源应为明末清初,距今至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挑花”曾经是罗泾农村妇女人人都要掌握的一项女红技能。2007年6月,罗泾十字挑花技艺入选首批上海市非物质历史遗产名录。
罗泾十字挑花技艺是依照布纹的经纬结构进行刺绣的手工艺,要求正面全部用十字形成花样,反面也要形成均匀一字点状。过去,该技艺常用于装饰“兜头手巾”、“肚兜”、“布裙”、“鞋面”等生活用品上,特别是在田间劳作时,妇女习惯用头巾兜头,据当地《太仓县志》和《浏河镇志》记载,“兜头手巾”被称为当地女性服饰的一种,既可以遮阳防尘,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如今,延展到用于抱枕、香囊、杯垫等礼品,和它独特的工艺特点密不可分。罗泾十字挑花虽作为农耕文化的产物,却经一双双勤劳而灵巧的双手打磨传递,在当代传承中历久弥新。
罗泾十字挑花,以土见长,凝聚着本土文化的积淀,是农家妇女的智慧创造。一针一线一块土布,看似简单的飞针走线,却要求颇高。罗泾十字挑花历经三百余年的传承,保留着江南独有的隽秀与柔美,充满着生活的朝气与活力。
扫码观看技术赋能罗泾十字挑花技艺相关视频,当技术遇见非遗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