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专版

尺幅之间天地宽——中国画小品创作谈

  朝南的画案,三米多长,画大画已有足够的空间,然而大画画上几个时辰,仍未尽意,平时裁下的尺幅片纸,却常是我尽兴的“地盘”。乘兴挥洒数笔,灵思妙想,敞开心扉,无拘无束,一种宣泄,一种放松,一种实验。没有成功的喜悦,没有失败的苦恼,在这种状态下作画,常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获。几点濡濡墨水,无意之中洒出能让人拿在手上把玩的小画,不亦乐乎!我常想:大画小易,小画亦难,再大的画,如果不能触及艺术的实质,无病呻吟,大又何用?小画之中如依附的是人的精神,有血有肉,小又何妨?

  自古以来,画家的艺术成就并不以幅面大小定优劣,而是以他们的才学和本领展高低。近代大师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就是例证。陈子庄留下大量的小品,有的虽只有巴掌大小,却一样光彩夺目。可见,小画照样可以产生大画家。小画出大画家,大画出小画家,不足为怪。

  笔墨的精炼和画面的简洁是小品画的特征。小,必然要求简,简而不简单;空而不空,空灵而不空洞。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一花一鸟,若神采至上,亦天趣无穷,勾魂摄魄。小品画面小,一目了然,因此,画面的主次、虚实必须巧妙地布局,力求通过诸因素的整合使其小中见大、言之有物、格致井然、韵律迭宕。简,是从繁中提炼出来的,繁是简的前提和基础,高度概括,一笔顶数笔,简才能简约而不单薄,有充实的内涵才不致于空洞乏味。浓要浓得厚重扎实,淡要淡得丰富多彩。画家只有在不断的锤炼中去慢慢体会,逐渐完善,而且翻来覆去地由繁入简,再由简入繁,再简,如此往复,方能渐入佳境。应该指出,笔墨精神内涵的升华是小品画能久久打动人心的最主要原因。从高层次的要求,笔墨精神含量和深度是主要的,技巧是为提高笔墨神采服务的,是次要的。尽管笔墨技巧的掌握犹如语言词汇的驾驭,关系到表达能力,但一般的表达是不够的,只有深刻地理解笔墨的内涵并不知疲倦地加以磨砺,才能达到笔墨精神的至高美。在这一点上,八大山人的小品画历久不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就是最好的例证。笔墨技巧类型可数,而幻化无穷,其把握的是总体精神,写意画的“不可控性”,使众画家邂逅三昧,造化天机。因此,所谓的“笔笔精到”乃是欺人之谈,试问,一动笔就想到笔笔精到,还有什么感觉和激情可言?千万别被技巧牵着鼻子走,本末倒置,一事无成。只有巧妙地借助于宣纸的渗透性,在七分必然和三分偶然中做文章,七分是功底,三分是造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墨的锤炼,永远是画好小品画的硬道理。


美术报 专版 00018 尺幅之间天地宽——中国画小品创作谈 2022-12-10 25145533 2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