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之书法
春秋战国时期多国并存,且每个国家的文字、书法各不相同。每一个国家其书风面貌都是根植于其文化土壤之上的,如楚文字之婉约、秦文字之谨严。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看一下各国文字的风格面貌。
齐系文字:结体疏朗平整,用笔细劲圆润,端庄中不乏灵动,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结体由方正变修长,如《齐侯盂》到了晚期用笔趋于荒率。
燕系文字:结体疏朗,用笔流畅,字体婉转妩媚而不乏率真。战国早期结体方正,朴实谨严,如《郾王职戟》。晚期走向荒率。
晋系文字:春秋早期古茂典雅,《侯马盟书》结体生动自然,反映了书写速度的加快。战国中晚期《中山王》结体修长隽美,笔画纤细伶俐,精劲而富于装饰美。
楚系文字:春秋早期《楚公家钟》结体朴肆,中期《王子午鼎》笔画屈曲婉转,有轻重疾徐的变化。战国中晚期楚系文字结体开始由纵势向横势过渡,如《包山楚简》《长沙子弹库帛书》。晚期开始走向荒率。
秦系文字:春秋早期的秦系文字承接了西周晚期的传统,如《秦公钟》笔画细匀劲健。战国中晚期小篆已经臻于成熟,如《商鞅方升》。
著名秦石刻《石鼓文》,共十石,以石形类鼓而得名,笔画匀整,结字疏朗,用笔遒朴而有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