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网络渐成文物走私“秘道”
■蒋芳
“在网站上向境外客户兜售文物,价格谈妥后,以‘工艺品’名义通过邮局向海关申报、验关出境,境外客户再通过网上银行转账付款……借助互联网,一条文物走私的‘隐形’通道已经形成。”近日在南京举行的国家文物局文物拍卖管理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所披露的相关案例令人震惊。
有关专家认为,“藏宝于民”的思路是对的,但文物毕竟是限制交易的物品,应对照《文物保护法》等精神配套出台相应细则,在不损害民间收藏热情的同时确保文物安全。
“在网站上向境外客户兜售文物,价格谈妥后,以‘工艺品’名义通过邮局向海关申报、验关出境,境外客户再通过网上银行转账付款……借助互联网,一条文物走私的‘隐形’通道已经形成。”近日在南京举行的国家文物局文物拍卖管理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所披露的相关案例令人震惊。
有关专家认为,“藏宝于民”的思路是对的,但文物毕竟是限制交易的物品,应对照《文物保护法》等精神配套出台相应细则,在不损害民间收藏热情的同时确保文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