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新课程标准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学科性质之一,这种对美术学科性质的确定至少说明了两点问题:其一是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长期停留在以技能教学为主的层面上。美术作为一门学科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技”的层面和“道”的层面。作为“技”的层面是指美术作品创作的方法,在美术教育中就是技能的教学和训练,美术技能在美术教学中处于浅层次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美术教育的主要部分。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受着应试教育的主宰,作为音、体、美等这些非应试科目被视为副科,甚至被称之为“小三门”。广大美术教师也处于一个不被重视的地位,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受挫。其次,对美术教育进行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处于落后状态,从事美术史研究的理论家不屑于美术教育的研究,而从事教育学研究的专家又无意于美术学科的研究,这样就对美术教育学科不能很好地进行定位,从而中小学美术教育、甚至大学师范美术教育都沿着培养画家的模式而进行,以技能训练为主。
其二是教育者对美术学科的认识逐步由“技”入“道”。这里“道”就可以指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将美术学科上升到人文学科的高度,从狭义的美术走向广义的美术。这是当下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体现在教育领域内的人文自觉的必然结果。当片面追求升学的应试教育大行其道时,其恶果便显现出来,严重影响了一代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素质教育”便被提了出来,“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全面的发展。美术学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素质教育”的春风,美术教育理论研究开始新兴起来,美术教育的人文性质逐渐被人所重视。
“人文”一词应来自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亦称“人本主义”。美术教育的人文性就是美术教育过程中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之中所蕴涵的与其产生、发展等一切相关的文化生态系统。可见,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性质的确定和实施无论对教育者、被教育者或是美术学科而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任何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所有造物或绘画都属于美术范畴,我们人类所知的历史就是由文字和古人所遗留的美术作品所组成,文字带有主观性和政治性,而美术作品给我们的是一个更真实可信、更直观具体的历史还原。我们解读每一件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都可以从历史学、文学、美学、风俗学、地理学、心理学等等任何人文学科的角度去揭示一种客观存在,它与周围一切构成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因而,在美术学科教学中我们无可回避美术学科所彰显的人文精神。美术教学中人文性的贯彻,使学生能感受到跨越美术所带来的巨大人文传统,这种影响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是一个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必要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术学科所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所有学科教师中最具全面的,他不仅要求能够掌握美术的技能,而且要求具备广博的人文知识。一方面广大美术教师要不断地读书积累,增加自己的人文修养,另一方面作为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师范大学美术院系在课程设置上应进行积极改革,大量增加美术理论的课程,和基础美术教学对接起来,使毕业生真正能够适应基础美术教学的需要,不能再走美术学院之路。
总之,美术学科人文性的提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是教育民主化过程中的必然表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到美术学科人文性的重要,才能更好地实施美术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