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梅林是奥地利著名的作家,他曾经写过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题目是《癞蛤蟆的诅咒》。这篇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一只蜈蚣在蓝宝塔前的广场上跳了一个优雅的舞蹈。蜈蚣优美的舞姿引得了动物们的阵阵喝彩。非常嫉妒蜈蚣的敌人癞蛤蟆在一个角落里专心致志地看了蜈蚣的跳舞。当蜈蚣休息时,癞蛤蟆上前致意,说虽然她很笨拙,只有4只脚,但是她的计算本领却非常强。然后,她又说,在看蜈蚣跳舞时她有一点搞不清楚:“你怎么知道先动哪一条腿呢?哪一条腿又是第2个、第7个或第100个动呢?你在动第16条腿的时候,第48条腿又在干什么呢?是站着不动,还是伸出去,还是弯起来?”蜈蚣迷惑了一会儿,然后惊恐地发现自己完全瘫痪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能动一下肢体。这个寓言听起来很有说服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年幼的表演者和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的低年级学生。审视小学生美术创作的行为,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在作画时基本上是画自己的所想,而不是画自己的所见;是绘画的天赋支配着他们,而不是他们支配着天赋。但很多美术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基础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假思索、“好心”且盲目地对学生进行创作和欣赏指导,对学生来说是一场灾难。只要你是一名有着一定工作经历的美术教育者,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一年级小朋友学习美术的热情空前高涨,三、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反应一般,到了五、六年级,学习美术已经成为学生的包袱。也就是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却逐渐消退。学生之所以对美术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主要的原因是美术教师给学生灌输的一些创作技法和规则扰乱了他们的美术实践,干扰了他们凭借本能进行美术创作的自由。要改变教师的不恰当的教学行为,解决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失却,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美术学习的特殊性。一个人在小学阶段的美术创作水平没有达到既定的标准,这种损害不会十分明显。艺术作品的创作不需要很多的技巧,学生往往会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就能用自己的双手进行作品的创作,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是那么的富有个性,结果是那么地令人惊奇。艺术的独特性在于对任何一种表演或者表现的正确性并无规定。所以,也就不需要什么既定的标准。有多少发明泥人像的念头,就有多少把它们捏出来的办法。因此,对于基础美术教育来说,无论在什么时候,教师都要培养学生利用自发的、直接的冲动来取代机械的练习。
其次,教师要正确看待对学生“双基”的传授。学生的美术素养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地、自发地就能形成,而是要经过适当的教育才能促使其成长。因此,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双基”传授不但不能放弃,而且还要继续得到加强。但是教师也不能只是牢牢盯住“双基”不放。作为美术教师,要审时度势地以多元思想为主导,不断地给予学生新鲜的视觉刺激,使新的经验图式与过去知觉到的各种形式的记忆痕迹相联系,从而产生并创造新的形象。在“双基”传授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加强人文教育,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盈学生的心灵。
再次,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是否适应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针对学生不同绘画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对于基础美术教育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讲授的时机不对头,或一意孤行地将美术知识强加于学生,那就有可能使他们适应不了那个绘画发展阶段的需要,造成思绪混乱,结果导致既无意义,也无用处,从而挫伤他们的原发性创造,扼杀他们的灵性,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在基础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做到随机应变,最大限度地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然规律,充分保护学生原发的萌动,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那种纯真、质朴的创造灵感给予张扬和引导。
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迎接创作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学生一旦开始了某项作业,只要是他们选择的或者是高兴地接受的,就应当鼓励他们力所能及地尽一切努力勇敢地坚持下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个顽皮的小孩子能长时间摆弄一件富有挑战性的积木而不厌其烦,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一旦学习目标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彰显出的耐心就没有止境。作为美术教师,必须从学生入学的那一天起,就着手打造他们完成终身学习所必须的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所必备的素养,基础美术教育需要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进行挑战。如果学生没有付出努力去实现挑战,就不会有成功的满足感;同样,如果学生没有机会看到自己已经失败,也就不会产生再上一层楼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