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这个地名,最早是从李白的诗歌中看到的。他的千古绝唱《宣城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脍炙人口,让人百颂不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幼时读此,每每对“举杯消愁愁更愁”大为感叹,殊不知小小年纪哪里知道“愁”为何物,只不过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罢了。却因此而知道了宣城有个谢眺楼,可以登楼饮酒赋诗。
他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描绘了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宣城秋景:“江城如画里,山色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待读到结尾两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方才明白,睹物思情,触景怀人,眼前之景,原来全因心中之情而起,他所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谢眺。
在李白全集中,有关宣城的作品竟多达五十余篇。可以想见,李白和宣城有着多么特殊的感情,而这一切,都因谢眺而起。
初冬的一天,当我终于踏上了宣城的土地,来到谢眺和李白曾经发出无数歌吟的青山脚下,才深深体会到,李白对谢眺的欣赏,简直到了倾倒的地步,以至一辈子恃才傲物的他,竟“一生低首是宣城”。
我是为追寻林散之的足迹而来的。林散之以“草圣”名世,曾被列为有史以来“十大草书名家”之一。但他认为他首先是一个诗人,他的自我评价是“诗第一,画第二,书第三”。确实,他一生作诗3000多首,佳作妙句迭现,只是为显隆的书名所掩而已。他特别服膺李白,生前留下遗愿:身后安葬于采石矶,与李太白结为芳邻。当地政府满足了他的愿望,在太白楼旁边择地辟为他的长眠之所,并建起了林散之艺术馆。到此凭吊太白遗风者,必一仰草圣风采;慕散翁墨韵者,必登临太白楼为醉仙点燃一瓣心香。
李白第一次来到宣城,是在25岁的时候。那时,他满怀“安社稷,济苍生”的远大抱负,乘舟离蜀,顺江而下,途经当涂,看到天门山险要之势,不禁随口吟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绝妙好辞。那时他壮志凌云,肯定不会想到37年后,他将穷途日暮,终老此地,并为后人留下捉月跳江、骑鲸升天的浪漫传说。
我一边背诵李白的诗篇,一边拾级而上,登上集“雄、奇、险、秀”于一体的冠“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遥望巍巍天门,俯视滔滔长江,眼前仿佛看到了李太白那飘然欲仙的身影。当我伫立在他的衣冠冢前凝神默思时,陪同的当地友人告诉我:真正的李白墓在20公里外的当涂青山。
青山何其有幸,竟成为两位天才诗人永久朝夕相处之地。李白比谢眺要晚两百多年,但两人的出身、经历、遭遇竟惊人的相似。两人同样出身于名门贵族,同样天才纵逸,同样曾经担任朝廷文书诏诰,同样遭受重臣诽谤而遭贬,同样在山水秀丽的宣城找到诗情,找到灵魂的慰藉。难怪有人说李白把谢眺视为自己的化身,个中原因,或许是李白从谢眺身上看到了自己命运的影子,从而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在人们心目中,李白的形象,总是和令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以及斗酒百篇、醉卧长安联系在一起的。但我总觉得,那是人们出于对李白的崇敬而理想化的美好想象,而未必是历史的真实,真实的李白是非常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被当朝权贵无情诽谤和排挤,"赐金还山";是成为永王李璘幕僚却不幸卷入无情的政治斗争漩涡而因谋逆之罪流放夜郎;是62岁时穷途潦倒,投奔在当涂当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同年11月因"腐胁疾"病逝而葬于青山之阳……
我实在不忍心想象天才诗人遭遇如此苍凉。被沈约誉为“两百年来无此诗”、被李白颂为“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谢眺,贬为宣城太守后,把青山作为“山水都”,借山水灵气来平复心头的伤痛,却仍然躲不过政敌的陷害,下狱遇害时年仅36岁。李白在出川之后的三十多年中,到过宣城达7次之多,可以说每次都是为怀念谢眺而来,每次都留下真情吟唱。从一声“谢眺已没青山空”的长叹中,可以想象当年李白为何“悦谢家青山,有终焉之志”,甘与谢眺长相伴。
令人庆幸的是,他在临终前,将一生诗稿编为《草堂集》交给族叔李阳冰,而李阳冰是深知李白的价值的,激赏其诗“千载独步,唯公一人”。于是,李白的诗歌才得以流传百世,宣城由此而变为诗歌的圣地。李白因为谢眺而长留宣城,林散之因为李白而永居宣城,从今而后,采石矶畔,青山脚下,多了多少行吟之客?多少人为之流连,为之折腰,为之倾情,为之“一生低首是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