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不仅给人以种种哲学启示,还会给人一种独特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美学家们一般把这种独特的愉悦称为审美体验。在审美体验中,不仅感情得到激发,还会有一种奇特的发现:组成艺术品的不同的元素之间突然有了联系和联通,这种联系和联通又进一步生发出一种独特的意义或意味,即这一发现不仅使人突然感受到艺术的美,还会使人感到自我的扩大和提升。
艺术绝对不是某些人认为的玩物,而是和谐之源,从中流出的,是涌动不息的生命之泉。只要接触艺术和欣赏艺术,这富有生命活力的甘泉便会滋润干渴的嘴唇,使心田之苗茁壮成长。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和发展完美的人,而一个发展完美的人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如果一个社会由这样的人组成,整个社会也就成为和谐的社会。
艺术如此重要,可惜当今社会中相当多的人并不懂得艺术和不重视艺术。许多所谓艺术家,甘作艺术匠人,一味制造那些毫无创造性的艺术垃圾;许多所谓的艺术明星,把艺术当作自己头顶的光环和炫耀的资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艺术不过是一种自身在社会中地位的标志和虚假包装物。更遗憾的是,很多人过着远离艺术的生活,就好像艺术是一个遥远星球上的事情,与己无关,可有可无,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把艺术视为学校教育中的副科,必要时可以被其他课程取代和占用。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乐是使人超越自身并达到最终成功的东西。中国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认为,艺术是使一个民族素质得以提高和得到振兴的关键,他不仅力主各级学校开设艺术课程,还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学说。西方学者巴赞(Jacques Barzun)认为,一个社会只有同艺术结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与艺术离异,只能导致野蛮,这个社会随之会变成文化的沙漠。日本有一幅获国际大奖的音乐演出广告,上面画有几个在战场上疲惫不堪正走向死亡的士兵,其广告词解释说:“没有音乐,人类就会干出像战争这样愚蠢的事情。”
结果,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甚至连一些有知识的博士、硕士也不能辨别真假好坏艺术,不能把握和欣赏各种经典艺术。我在北大教过的一个研究生曾作出这样的反省:平时欣赏一些名画、名曲、名著等,只知道很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它们表现的深刻意义,也挖掘不出来。这一反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仅仅具备某种单一的专业知识,还不等于有文化素养。即使侥幸成为某一专业的“精英”,也只能是一种“封闭型精英”,即仅有一技之长,而对社会和人类的感情、对艺术的意味和自然的美、对其他专业和领域一无所知的人。
更遗憾的是,在当今的中国,很多人大谈生态,大谈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却忽视了一个社会以及个人(尤其是那些作为精英的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一个社会或个人是否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具有一个海纳百川、时刻准备与异质事物对话的开放心理和心态,而艺术恰恰是造就这种心态的重要途径。
当然,艺术虽然能净化心灵,能使人的精神更加空灵和高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艺术之恩赐。即使是非常美好、非常生动的艺术,也不是对人人有效。对艺术的创造、接受和欣赏,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素质。而获取这种素质的重要捷径,就是艺术教育。然而,不是所有的艺术教育都具有这种功能。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有使人文化素质和艺术能力越来越强的艺术教育,也有将人培养成艺术呆子和艺术工匠的艺术教育,而后者又在目前这一时期,占据绝对优势。这种艺术教育就是那种一味向学生灌输艺术技法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所谓艺术课,就是灌输唱歌和画画的技巧,而很少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与艺术作品有关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资料,更不注意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批评能力。学生在这种课上用不着动脑子,学不到什么知识,更不能提高智慧。既然学艺术已不能获取知识和开发智慧,也就与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无关,怎能不沦为一门副科呢?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当今方兴未艾的综合艺术教育或生态式艺术教育。这种教育是对以往那种由机械式科学观造就的陈旧教育观的巨大挑战。在它看来,与机械科学观对应的近代教育,仅仅是为了培养一种具有专门知识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而不是培养一种综合了高级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智慧人才。这种教育从小学起就开始分科,随着从小学到研究生的逐渐升级,分科也越来越细。在分科过细的情况下,各科之间必然各行其是,相互之间无任何联系,很难建立起学科之间的生态关系。一个在分科教育中的学生也许学习了很多门功课,每门功课都得到良好的成绩,但由于其各种专业知识之间很少发生“关系”,无法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因而也就无法得到与这个整体对应的真正的智慧。
按道理说,实施综合艺术教育,我国是最有优势的,因为综合艺术教育在我国先秦的“乐教”中就已经得到全面体现。在先秦之后,这一传统也一直或明或暗地持续着。今天是把它重新发掘并令其长足发展的时候了。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教育传统,完善和发展综合艺术教育,造就高素质人才,正是开发这一套《艺术教育前沿论丛》的宗旨。为适应综合艺术教育的需要,本丛书将收进美学、艺术学、美育学、文化学、艺术治疗等方面的著作,既有国内作者的著作,也有国外大家的作品。只要内容深刻,针对性强,富有趣味,都可收入。考虑到某些读者的需要,有些著作还可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
(本文节自丛书总序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