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所展出的51幅大师们的作品,吸引了中国各地的美术界人士和广大美术爱好者前来观摩汲取营养。法国印象派是现代艺术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世界艺术爱好者最喜爱的时期。100多年过去了,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洗濯,莫奈、雷诺阿、德迦、毕沙罗、西斯莱、塞尚、马奈等等,这些人早已成为世界级的画坛大师了。
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51幅巨作,虽然流派一样,但手法、技艺、构图、光线、色调各具特色。其中有西斯莱的《莫瑞桥》,布丁的《图维尔的沙滩》,雷诺阿的《咖啡馆》,塞尚的《三浴女》和毕沙罗的《蓬图瓦的和谐》,德迦的《咖啡馆》,毕沙罗的《蓬图瓦兹附近的艾尼丽街》和他的《卢浮宫》。在51幅作品中,只有贝尔特·摩里森是唯一的女性画家。摩里森(1841年——1895年)是世纪宫廷画家弗拉格纳的后代,她进入上流社会后,在官方举办的画展中,每年都有她的作品入选。她最早跟柯罗学画,后来在卢浮宫里遇见了马奈。印象派受法国评论界嘲笑的时候,只有摩里森一人没有被嘲笑。她的《芭蕾舞女演员》被评论家认为,是受到了启蒙时代妇女肖像画家弗拉戈纳尔的影响,称她是“被天才包围的女画家,有自己独特的才能。”欣赏这些大师的作品,就像在柔和的光线下聆听着舒曼的《小夜曲》,手捧高脚杯,斟一杯殷红的葡萄酒或鸡尾酒或是浓浓的咖啡,简直是极美的神仙般的享受。
在欧洲美术史上,法国世界级的顶尖绘画大师还有很多很多。在大师林立的群体中,我对籍里柯十分感兴趣。一是他的作品,二是他的人格。他的代表作品《梅杜萨之筏》从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
只可惜,这位世界的顶尖大师,只活了33岁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籍里柯在26岁时,用了18个月的时间创作出了震动法国、波及欧洲的《梅杜萨之筏》这幅“写实”的巨画。
《梅杜萨之筏》题材反映的是沉船事故,画面暴露出法国波旁王朝的极端腐败。外行的船长造成事故后,自己首先跳船逃生,扔下140多名船员。100多人仅靠一个临时捆扎起来的木筏救生。船员们在海上漂泊了13天,最后只有十几个人生还。而法国统治阶级为了保护船长,严禁声张事实真相。在人民有冤无法诉说的情况下,26岁的籍里柯,走访了生还的船员,聆听了他们讲述真实的遭遇,并到医院亲自看望了受伤的船员和已经死去的船员家属。
为了揭露这一骇人听闻的惨案,籍里柯怀着一个有正义感画家的良心,用手中的画笔,将这一自然灾难中,人们求生的坚强意志和抗击灾难的勇气和信心,真实地再现出来。
1980年12月,在西非海岸附近,沉溺于大海160多年的《梅杜萨》的残骸,被法国考古学家打捞上来。人们目睹了船的残骸,马上又想起了这位只生活了33岁的画家籍里柯。
如今,在北京看法国印象派画珍品展使我又想起籍里柯,欣赏《梅杜萨之筏》,仿佛把我的思绪也带到100多年前法国腐败黑暗的社会,仿佛看到了沉船时悲惨的场面。欣赏大师的作品,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