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1版:副刊
3  4  
PDF 版
· 诗词一组
· 夏阳的“毛毛人”
· 灿烂印象派
· 一轴山水“画”衬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7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轴山水“画”衬诗
酱香老范(浙江 安吉)
  今年6月复刊的《书城》杂志有韩少功一篇文章,题为《窗前一轴山水》,其中的“轴”字堪称“题眼”。想起2004年浙江安吉“生态文化节”时曾举办“生态公益广告设计”大赛,获“评委提名奖”作品之一《经典之作》(见附图),可谓“一轴竹翠”。有了这个“轴”字,自然山水和乡野翠竹,便有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书画意味。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乃老生常谈。“诗中有画”通常指凭借诗歌语言的形象化来体现画之意境,但另有一种“诗中有‘画’”,即诗中直接写到书画本身,这在题画诗中尤为多见。如吴昌硕《题八大山人画》之一:“残山剩水写来看,纸上闲愁动万端。笔墨了无烟火气,荒庵应坐破蒲团。”再如鲁迅《赠画师》:“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但此类“诗中有‘画’”,只是在题材上和诗挂钩,而无关传统诗论中的“诗中有画”之说。而“一轴山水‘画’衬诗”,说的是一种特定的“诗中有‘画’”,即把书画之名目当成一种营造诗意的形象化手段,用修辞学术语说,也就是在诗中视书画为喻体,借书画喻它物。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直接以画喻景。陆游《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廓如丹青。”也是用图画赞誉阆中美景。欧阳修《寄梅圣俞》:“唯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画图夸。”夸三峡如画图般美妙绝伦。宋诗人陈与义在《城上晚思》中,亦是以画喻景:“独凭危堞望苍梧,落日君山如画图。”上述诗例的“诗中有‘画’”,对作为喻体的“画”,只是点到为止,并没作深入细致的渲染。已故安吉名宿郑德涵(1916—1999),有一首词堪为以“画”入诗(词)的佳构。其遗著《廑庐词剩甲稿》正编最后一首《减字木兰花》有一小序:“近年来东山(位于安吉县孝丰镇东)林木较当年封山育林时大为蓊郁,几无法见山骨。晨昏相对,戏成短章。”词曰:

  家家煤气,久绝樵苏柴草翳。皴法全删,瞎点三千便是山。

  米颠应笑,董巨荆关推我好。可解今天,乱倒青山更值钱。

  此词写山区生态之佳,却借用绘画技法术语(“皴法”),还提到画史上多位大家 (“米颠”和“董巨荆关”),可谓别开生面,别具只眼。难怪刘梦芙先生在《“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中将其比作“地隐星白花蛇杨春”。

  吴昌硕晚年有“昨夜梦中驰铁马,意凭画手夺天关”之诗句。甲午海战时他曾随吴大澂参戎,到过山海关。“意凭画手夺天关”,豪情更兼诗意,虽然他“夺”的其实是传统书画艺术的“天关”。吴昌硕还有“苔老蜗游作篆看”、“闲看蜗牛篆碧苔”等精妙传神之佳句,以“篆”为喻,新颖别致又精准入微。这大概只能出于像他这种对篆书有精深钻研的书画家兼诗人之手。

  安吉人诸文艺,是潘天寿在浙江第一师范时的同学,其兄诸闻韵、其弟诸乐三皆善画,他自己虽不习画,但早在抗战时就享有“天北诗人”(“天北”指天目山北麓)之誉。也许是他多受画家兄弟和友人的耳濡目染,诗中常以画为喻,如:“孤山西麓傍西泠,坐拥群峰画作屏。”(《西泠印社小憩》)。再如:“一览江山画轴开,群山郁郁拥烟岚。”“菜花黄绽麦青葱,一片芳原入画中。”“波摇月影开妆镜,云敛山光作画屏。”“黑云翻墨白云雨,苕上青山画不如。”“烟峦得向画中论”、“竹影梢墙当画看”、“雪后苕溪入画看”等,皆清雅可诵。他不用画笔而用诗笔描绘家乡景色,可谓:“‘天北诗人’诸文艺,水墨金石供修辞。不着丹青更有味,一轴山水‘画’衬诗。”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