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师专业不完全对口等方面的原因,中小学艺术课往往易于丢失自身的本质特征,出现“艺术”弱化、非艺术因素喧宾夺主的不正常现象。名为艺术课,却既没突出艺术的特点,又没突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特点,以至于从实质上讲它已不能算是名副其实的中小学艺术课了。据笔者观察,这种艺术课不“艺术”的现象在中小学艺术课上确实比较普遍,值得重视。
不久前,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中,我们的一位老师以“宗教壁画”为题,上了一堂美术欣赏课。应该说,为了上好这堂课,这位老师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他选择了许多精美的壁画图片,讲述了许多敦煌早期石窟中最常见的绘画题材。教师通过图片的展示加上生动的语言,使学生们深深地被那些宗教故事的情节吸引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结束了。授课者感觉很好,学生们也似乎意犹未尽,评课时许多老师也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我感到从美术课的角度来说,这堂课并不成功,其原因就在于课上出现了 “异化现象”。这堂课确实很生动,可是它的生动只表现在讲故事上,只能算是一次比较精彩的故事会。这堂课也确实展示了许多壁画图片,但执教者却基本没有涉及到绘画艺术的要素;没有涉及到宗教壁画色彩的浓丽、醇厚、质朴,线条的饱满、圆润、遒劲,人物形象刻画的生动、入微等等方面的特点;不能让人感受到宗教壁画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以及宗教壁画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技巧。
美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艺术性是美术欣赏课的本质属性。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审美特征、审美价值,教学内容构成的主体应该是体现艺术审美本质和艺术精神的材料。脱离了艺术性,艺术教育就可能异化为单纯的德育教育或智育教育。因此,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的艺术注意,激活学生的艺术想象和感悟,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始终围绕着艺术审美而进行。为了避免出现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笔者以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内容要突出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特征。艺术作品是审美客体,艺术家在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精神性内容时,已经采用“美”的形式,在构图、造型等的创作过程中,他们灵活地运用对称、均衡、对比、调和、节奏、比例直至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使线条和色彩、造型和质地高度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艺术作品美的外部形式,强烈地吸引了人们的审美注意力。艺术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中外一切优秀的、经典性的艺术文化遗产,把经典的艺术引进学生的课堂,它们在艺术形式上、技法上是优秀的,同时作品所含的精神是一笔不朽的精神财富。在艺术教学中,把古今中外经典的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并引导学生充分接触和感悟经典的艺术,细细体会品味其中所蕴含的生命力、所凝聚的艺术魅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其次,艺术教学中教学方法要具有艺术性,能将学生带入一个美的境界,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情韵和诗意的氛围中。美术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课,美术课本上那一幅幅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绘画作品,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既有画面之美,也有知识之美,更有情感之美、思想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进行审美体验,从而感知艺术品独特的美,并在美的熏陶中培养审美能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充满激情,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审美愉悦。艺术从来就是一种充满情感和美感的东西,在艺术教学中,遵循艺术的审美特征,就可以创造出艺术化的教学境界。
再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辨识能力。神秘的自然界、多彩的社会生活、浩瀚的书海中蕴藏着太多的真、善、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令人不齿的假、恶、丑。进行艺术教育,就要肩负起教会学生分辨美丑的重任,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解读美,寻找美,发现美,进而运用美的规律、美的标准来表现美、创造美。同时,注意用科学的态度、客观的眼光反思欠美、伤美的地方,以完善美。用这样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处世方式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让他们能嗅到馥郁的花香,能听到婉转的鸟语,能看见照射我们的阳光之美丽,能感受抚摸我们的春风之和煦,能体味大千世界的旖旎,能领略人生之旅的情趣,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更加美好。
“非艺术”化对艺术课堂的渐染,使中小学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它或者被纳入德育的范畴,或者被纳入智育的范畴,从而使艺术教育成了其他教育的“附属品”和“殖民地”。这是与我们的学科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艺术课堂必须“艺术”化,艺术课上的所有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着艺术进行,在应试之风愈刮愈烈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守自己的主阵地,高扬艺术的旗帜,为学生营造一方艺术的白云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