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儿童的美术学习动机,是指教师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美术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引导儿童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建构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首先,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大胆地尝试和实验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在美术创作的要求上宜鼓励学生敢于“破坏”。没有破坏,何谈创造?艺术创作没有对错,对孩子们而言,艺术就是“游戏”,艺术创作就是“玩”。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孩子们胆子放开了,轻装上阵,恣意表现。艺术重在体验,教师只需要在儿童思维堵塞的情况下点拨一下,然后让儿童自由创造,及时鼓励,儿童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在自由地艺术表现过程中得到了满足。倘若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横加干涉,颁布“几不准”的律条,搞霸权课堂,诱发儿童的畏惧和依赖心理,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抑制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鼓励学生勤记视觉日记,养成用图形图像记录生活的习惯
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孩子的图形表达能力,运用某种造型手段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如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想,用声音表达心中的需要,用姿态传递自己的意图,而图形作为一种媒介恰恰在很多的时候可以弥补语言文字表达的不足。孩子内心表达的需要,在美术教师的帮助之下则能更充分地完成这个视觉表达的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儿童的美术学习的主动和自觉意识。
再次,鼓励孩子在美术创作的冲动中进行感情的宣泄,这种宣泄由最初的自发不断转变为自觉。而这个转变的过程正需要美术教师的引导。儿童美术的教学不宜把美术的技法和规则作为终极目的,这样会束缚创作的自由。教师通过鼓励他们自由表现,不断地与儿童进行沟通,了解画面的内涵,进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调节身心,形成心灵的和谐。
最后,发掘美术教学资源,增强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以一堂观念艺术的鉴赏课为例,观念摄影作为一种较新的艺术形式,把摄影作为艺术表现的媒介,不同于传统的绘画。在孩子们初次面对艺术家韩冰的《宠物》作品时,会产生不解,教师则充当着一个提问者和引导者。首先教师发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有人,一家子人,有树,有房子,而且他们每人手上还托着一块砖头。”教师更进一步提问:“他们每人托着一块砖头做什么?”学生们抢着回答:当碗用,摔碎了建房子,做睡觉的枕头,做瓦,做玩具,没钱买文具,或者做武器……随着大家的回答,课堂气氛也变得相当热烈。对城市的孩子来讲,“泥土”基本是一个并不算熟悉的概念,对“砖”也就更别提了,通过对这幅作品的欣赏使孩子们认识到“泥土”对我们的价值,并能进一步尊重自然,珍惜自己的生活,恰如其分地深化了主题。
对儿童来讲,只有当美术学习是一个自然而快乐的过程时,他们才能永葆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把美术学习变成一种生活的需要。教师需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提供多样的表现机会,他们才能焕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去探索世界,提升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