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3版:副刊
3  4  
PDF 版
· 云阶老人断忆
· 缙云山中墨犹香
· 鲁菲诺·塔马约
《灰衣女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缙云山中墨犹香
  重庆缙云山素有川东小峨眉之誉,它不但是一座宗教名山,而且是一避暑名山、旅游名山。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此山有一所闻名中外的“世界佛学苑缙云山汉藏教理院”,它是太虚大师从英、法、比、美等国弘法回国后,于1932年在渝创办的,共办学17年。17年间。这里接待了众多的中外知名人士,他们在此参观、演讲、创作、写生,并且留下许多诗文和翰墨丹青。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内迁重庆,缙云山成为朝野人士、中外名流必到之地。一时间,参观汉藏教理院者络绎不绝。来参观观光、理法的达官贵人、名流学者,数以百计;参观“佛教访问团法物陈列室”后留题者,多达百余人;应太虚大师或法尊法师之邀,在教理院讲学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名流有百多人。他们在这里不但留下了学术思想,而且还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墨宝。他门是:郭沫若、田汉、梁漱溟、顾毓秀、林语堂、翦伯赞、老舍、黄炎培、何鲁、林森、戴季陶、孙科、于右任、孔祥熙、邵力子、马寅初、陈铭枢、葡乐道(英国)、缅甸访华代表团宇巴雀、缅甸访华记者团杜名亚帝、罗扎开端(印度)、邱贻厥(缅甸华侨)以及一些外国驻华使馆的官员和夫人。

  1942年春,张治中从重庆来到北碚,由易君左陪同再次游缙云山,参观汉藏教理院。易号称江南才子,曾任国民政府《时事与政治》杂志社社长,早年曾同郁达夫一起留学日本,因有反日救国言论被日本驱逐回国。抗战时期任国民政府中央杂志审查专员,曾寓居北碚,写过《登缙云山》、《北泉之春》等诗文。这次陪张治中上缙云山访太虚大师未遇,吟七绝二首并挥毫题写于宣纸上。

  

  其一为:

  狮子峰头看杜鹃,重洋烽火与连天。

  此行报与高僧道,佛火而今正待燃。

  

  其二为:

  上将英姿出缙云,紫桐花色艳纷纷。

  圣灵早具精诚威,喜遇华阳宋使君。

  

  二诗文采绚丽,情景交融,脍炙人口。这件书法是易君左的上乘之作,结字扁平,端庄秀雅,用笔劲健,颇具功力。

  其实,1941年夏天,张治中就到过缙云山,并在山中题有“慈航普渡”四字。张治中(1890-1969)字文白,安徽巢县人,曾任国民政府西北行营主任。1945年国共谈判,任国民党代表团代表,主张和平解决国内问题。1949年任国民党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后在周恩来的号召下,旋即脱离国民党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等职。他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不但是一位军人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造诣较深的书法家。他擅长行草,用笔潇洒大气,极具个性和功力。可惜张治中去世过早,他的书法已很难看到,这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墨宝。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副刊 00033 缙云山中墨犹香 2007-3-10 美术报000332007-03-1000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