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画论
■蔡枫
几个世纪以来,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瓦萨里一直到上一个世纪作为现代学科的艺术史学的出现,对于西方艺术所作的精到评论已经为艺术受众者接近高贵的绘画体裁提供了一系列丰富而又复杂的阐释性构架。唯独对于静物画,西方的评论界总是默默无声的,在古典绘画中,静物画最不为批评家青睐,同样也最缺乏理论性,一旦我们被追问这类艺术为什么会具有文化的重要意味时,几乎无法说清楚也无法振振有词。我们梳理静物画的历史脉络:从希腊和罗马的“早期静物画”,经近代的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的画家,将静物画发展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十八世纪的夏尔丹把静物画提升到视觉印象的“趋大描绘”,再到十九世纪的塞尚和现代的莫兰迪,静物画成就了它“纯粹绘画”的历史,静物画绘画法内部的演变经历了从物的感性直观的丰富性到通过感性组织达到艺术形式的建构,再达到即画即物存在的诗性关联所呈现的感性的辉煌。静物画归根到底是一种聚集了无限丰富感性内涵的绘画形式,同样也是一种呼应人类精神秩序永恒渴望的艺术体裁。静物画创造了“人诗意的栖居”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