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6版:副刊
3  4  
PDF 版
· 怀念程十发老师
· 画坛别才吴静山
· 忆逝者程老夫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忆逝者程老夫子
  最近,惊悉老画家程十发先生溘然仙逝的消息后,遂于7月22日上午前往上海龙华殡仪馆,参加向程老夫子遗体告别的仪式。然而,程老夫子的音容笑貌却又浮现在笔者眼前……

  记得第一次去拜访程老夫子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小学生。当时,我是随父亲前往的。由于适值上世纪70年代“文革”后期大批“黑画”之时,因此,位于上海市延庆路的程宅门可罗雀。碰面时,家父叫老夫子一声“程老师”,我则尊称他“太老师”。程老夫子笑吟吟地唤我为“画鸡朋友”,大概是先前在少儿刊物上见过我的处女作《喂鸡》之缘故。于是,使我在与大画家初次见面时的紧张情绪顿时烟消云散。接着,他拿来一卷画稿,放在床上给我看,还让我这个小朋友多提意见。当我们埋头看画时,太师母张金錡悄悄地退下。待我们看罢后,只见她端上几碗热气腾腾的甜点,让我们品尝,她可真是大画家的贤内助啊!

  后来,我在上世纪80年代造访已乔迁至吴兴路上的程宅时,曾有幸用“尼康”相机为程老夫妇拍过一帧合影,今照中人皆已去世,睹物思人,不禁仰天长叹!

  从家父与程老夫子的交往,可见其对后起之秀的提携。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海中国画院草创期间,我父亲当时已在画坛崭露头角,程十发先生十分器重他,曾经两度到家父所在单位调人。虽然两次均未成功,但我父亲仍心存感激。“文革”期间,万马齐喑。家父在蹲了四年零八个月的冤狱之后,闭门作画,创作出巨幅国画《百马图》,程先生欣然挥笔为之题词:“万马奔腾”。1979年,他又在金庸先生旗下的香港《明报月刊》上发表《天公抖擞,万马奔腾——谈沈其昭同志画马》一文,介绍我父亲的画马作品。文中还谈及吾祖父沈逸千对他的影响是“给予我信心,认为中国绘画完全能够描写现代的生活”。其实,当时尚有不少健在的画坛名家受过我祖父作品的影响,却鲜有公开承认者。由此,可窥程老夫子伟大人格之一斑。

  而今程老夫子乘鹤西行,海上画坛痛失一位大师。就在他大殓当天的早上,天降瓢泼大雨为之送行,蔚为壮观。他是一个画品和人品兼优的绘画大师,令人无法不怀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副刊 00036 忆逝者程老夫子 2007-8-4 美术报000362007-08-04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