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6版:副刊
3  4  
PDF 版
· 怀念程十发老师
· 画坛别才吴静山
· 忆逝者程老夫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画坛别才吴静山
  新世纪以来,海内外的中国画家,不约而同纷纷汇聚北京。北京,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而且也名至实归成了艺术中心。放眼京城画坛,真可谓群英毕至,少长皆宜,不论艺术创作,还是艺术市场,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两年前,广东画家吴静山也“北漂”京都,置宅移居。

  对于一位初来乍到的外地画家,首要之举,自然是用自己的作品亮相。迁居新宅后,他尚未顾及拜访画坛宿耆时彦,就埋头作画,不到两年,竟然画出了百来幅六、七尺整幅大画,有山水、花鸟、更有晋唐小楷、行草、隶书。正是在友人的引荐下,我得读了他百幅近作,从而得识其人。

  吴静山早就以高产高速传诸画坛宿耆。30年前,他曾画过30米长的《长江万里图》(手卷),其速度竟超过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十日之功”绘制过此图的张大千;他还以同样的速度创作了同样长度的《黄山大观》(手卷),受到了画坛前辈陆俨少、李可染、林散之、谢稚柳、钱松喦的赞誉并题词。

  吴静山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他精山水,山水师承陆俨少,上追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云林、吴仲圭)和清四僧(八大、渐江、石溪、石涛),吞古吐今,集名家之长,化为己用。他不仅师古人,还师造化,行万里路,探访名山大川,踏遍青山搜奇峰。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几乎走遍了名山大川,画遍了名山大川,为祖国的壮丽河山传神写照。他的山水画浑厚华滋,大气磅礴,元气淋漓,冲和静穆。难怪著名美术史论家邓白在《吴静山书画集》(1993年浙江美术出版社)序中开篇赞道:“此子胸中有丘壑,于他笔下见才华。”

  擅长山水的吴静山,并精于花鸟。他的花鸟主学潘天寿、八大,深受他们的影响。著名的花鸟画家谢稚柳看了他的画后,曾戏称为“潘八大”。他的荷花,则在潘天寿、八大的基础汲取了张大千的泼墨,其中有一幅400х190 厘米的八联屏荷花,水墨淋漓,雄浑苍古,看似大千,实为静山。除了大写意外,他兼画小写意,他的写意游刃于徐渭、新罗、虚谷、白石之间,如果说他的大写意是以气势见长的话,那末他的小写意,则又以天趣取胜。

  吴静山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读于浙江美院,潘天寿是他终生难忘的校长和恩师,“文革”初期,身陷牛棚的潘天寿,读了他的问候信,曾回信道:“深佩天资超迈,笔力豪迈,甚好!甚好!寿过去亦从此路径入,即世之文人画派者也。”为什么潘天寿称吴静山的学画途径是文人画派呢?因为吴静山不仅善画,而且注重诗文书法修养,走的是诗书画同步并进的文人画道路。吴静山书法主学陆维钊、沙孟海。当年的浙江美院是全国美术院校中最注重书法冶炼的重镇,汇集了不少功力深厚的书家,这对学书的吴静山来说,真是近水楼台,得天独厚。他书学晋唐南帖,也学汉魏北碑,注重真草隶行全面发展。赵孟頫写小楷,有一日万字之美称,吴静山亦有此神速。

  恕我孤陋寡闻,对于这样一位出身名牌科班(浙江美院中国画系),又有潘天寿、陆俨少、沙孟海以及学者容庚、诗人陈寂等名师指点,诗书画修养全面,画艺高超,又深受画坛前辈嘉许的画坛奇才,我却直至今时才得识。可谓相识恨晚!尽管《百美图》续编已经杀青付印,我还是情不自禁地要请他画一画尊容。

  相比之下,人物也许是吴静山的弱项,除了山水中的点景人物外,偶尔也画减笔人物,纯属游戏笔墨。应我之求,他当场拿起画笔,用淡墨抹出一头乱发,然后撇出两道横眉,侧目而视,似有不平之气;又用浅绛赭色抹出五官,虚虚实实,影影绰绰,颇像梁楷笔下的减笔人物。他指着隆额、高鼻说:“我的脸长得太一般了,要说特点,这两处还有一点。”说罢,又在头像下添上了一块山石,横涂竖抹,山石变成了他的衣装。无以名之,姑以石衣呼之。也许是有感于从艺四十余年,却少为时下画坛人士所识,也许是有感于已故美术史家邓白的“此子胸中有丘壑”的题句,他遂在像侧题跋道:“胸中一副别才,眉下一双别眼。坎坎坷坷,此子宜置丘壑中”。别才者,不入主流,不赶时髦的另类之才也。跋中一肚子牢骚,实在有点不合时宜。

  1989年春,“吴静山书画展”曾展出于他的母校浙江美术学院,可说是离校三十余年的游子向母校师生的一次成绩汇报罢;2003年在唐云艺术馆又一次展出书画作品,深获杭州业内外人士的好评。今岁八月中旬,中央文史研究馆将为他举办个人书画展于中国美术馆,深信也能引起京城美术界人士及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关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副刊 00036 画坛别才吴静山 2007-8-4 美术报000362007-08-04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