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论坛”是“长风雅集”活动的一项内容,始于2002年。当时考虑到社会各界对于书画艺术的空前热情,所以策划了这个以“中国画的传统与21世纪”为主题的演讲,目的并不是主张21世纪的中国画只应有传统的一元,而是主张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不能抛弃传统的一元。这就牵涉到对于“传统”的认识,包括作为历史的传统是怎么一回事,作为今天的实践可资借鉴的传统又应该是哪一种。
众所周知,至少从明末以来,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因素,人们对于传统的认识基于“进化论”的思维,是把明清的文人画,尤其是文人写意画作为唯一的传统。所以,今天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实践自然是继承、弘扬明清文人写意画的传统。这就使得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努力,在西方艺术思潮,尤其是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下显得非常的无力。
前不久,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讲坛》上,郝铭鉴先生专门演讲了当前的语言文字问题。他一方面肯定了当前语言文字领域空前的活跃,焕发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也严肃地指出所存在的问题空前严重,规范空前的脆弱,语言文字领域的空前混乱——具体表现为四种现象:殖民化、浮躁化、朦胧化、粗俗化。所谓殖民化是指西方的语言文字对中国的语言文字的侵蚀;所谓浮躁化是指对中国语言文字的错误理解、错误运用;所谓朦胧化是指语言文字表达中追求使人看不懂以显示高深的倾向;所谓粗俗化是指语言文字的粗野和恶俗。我想,这也是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包括艺术领域和中国画领域的普遍现象。
“长风论坛”主要针对中国画领域的浮躁现象展开演讲,当然也牵涉到殖民化、朦胧化和粗俗化的现象。尤其是朦胧化的问题,不仅在前卫的研究中严重地存在,在传统的研究中同样存在。“长风论坛”所面对的听众,主要是社会各界的中国画爱好者,也包括一些书画青年,所以力求以最浅显的、具有初中文化水平者就能听懂的叙述来表达对于传统的认识。
最初的演讲者,除了我之外,还有陈佩秋、刘旦宅、卢坤峰、方增先、谢振瓯、萧海春、卢辅圣、江宏等师友,2004年后则基本上由我一个人承担,至2006年结束。
各家演讲稿经录音整理,开始时陆续发表在中国画研究院的院刊《水墨研究》上;由我一人承担之后,则全部刊发在《国画家》杂志上。现在经杨惠东先生促成,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将我的各篇演讲稿(包括最初时刊发在《水墨研究》上的一篇)结集成书,希望能对中国画,尤其是传统中国画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点反思的作用。
围绕不同的中心论题,我反复阐述的观点,归纳起来,实际上不过如下四条:
一、21世纪的中国画应该是多元的,而在这多元中,不能缺失传统的一元;
二、传统的中国画作为历史,不仅仅只是文人画,更不是只有文人写意画,而是包括了画家画;
三、传统的中国画作为现实的借鉴,在历史上从文化的背景和主客观的条件而论,文人画,尤其是文人写意画的传承、弘扬仅具特殊性,画家画的传承、弘扬才具有普遍性;
四、传统的中国画作为现实的借鉴,在今天和今后从绘画,包括中国画也是绘画所应有的学科规范,文人画,尤其是文人写意画的继承、弘扬同样仅具特殊性,而画家画的继承、弘扬才具有普遍性。
当然,如上所述,只是作为我个人的认识,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画坛唯一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