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视点
3  4  
PDF 版
· 当代艺术家
不应该做“地主”
· 水岸重生的
上海莫干山路50号
· 寻找共赢的生存状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8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寻找共赢的生存状态
□本报记者 王婷
  本报有关宋庄现象的几篇报道在艺术圈引起较大反响,不少艺术家还拨开笼罩在宋庄现象之上的层层云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怀着忧思探讨起“当今艺术家的生存状态”。

  意料之外的“受宠”,收获于意料之中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是建立在对艺术家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基础上的,坚若磐石。因此,艺术家渴念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也同样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作为精神产品的艺术生产者,宋庄艺术家群在探寻一种“自由”和“艺术”有机结合的生存方式。选择宋庄之初,艺术家怀着缤纷的梦想而至,他们希望这方犹如“世外桃源”的土地能够实现他们理想中的生存状态——静谧的自然环境、低廉的租金房价、宽敞的创作空间,仅此就足以让他们留恋。离开喧嚣,寻找心灵的归宿,宋庄能够给他们安心创作的自由环境,而不需要按照某种规范和意识形态去创作,这或许就是艺术家选择这个边缘小镇的最好理由。

  缘于此,散兵游勇一般分散在各个角落的艺术家,追逐着这个同样的理想生存状态,渐渐汇聚在了一起,自然而然形成了“宋庄”这样的艺术家集聚区。北京798艺术区、上海苏州河艺术仓库区、广州小谷围艺术村、杭州LOFT49……无论结局是喜是悲,这十余年来,在大江南北,艺术家“创作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艺术群居”逐渐成为艺术家心目中一种时髦的生存方式。

  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一些长久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因为艺术家的“青睐”大大升值,偏远的小村、废弃的厂房都被冠上了“艺术家群落”、“艺术家公社”、“艺术家村庄”等美名,让原本缺乏价值的偏远土地和废弃场所寻找到了最佳的出路,身价百倍;艺术家也寻觅到了发挥艺术才能的空间,很多人坦言,在“宋庄”这样的艺术家聚集地被大收藏家认识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距离成功也更近了。

  但伴随着“群居”而生的并不都是令人欣喜的现象,尤其在中国乡村社会,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稳定结构让原居民对艺术家群体有一种天然的“外来”感,并滋生出一些不可避免的利益博弈。宋庄艺术家面对的“房屋产权纠纷”官司,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

  在同一片土地上分享着阳光、空气、雨露,为什么不能寻找到共同的最佳生存状态?“共赢”是你我的渴望。如果没有艺术家这根支柱,宋庄便丧失了现有的价值,农舍还是那个农舍,但分量就不会再那么沉甸甸,飙升的房价也可能化成泡沫,剥离了文化内涵的小镇会缺失依附之“魂”,没有了附加值;如果没有了宋庄这个安身扎营之所,艺术家又将踏上迁徙之途,潜心作画的氛围被破坏了,十余年的积累也将前功尽弃。

  “走出宋庄”,就艺术展本身而言,越远越好;“走出宋庄”,就艺术家未来而言,又路在何方?

  寻求共赢的生存状态,这并不只是一个梦想。

  在“宋庄”房产官司爆发之前,艺术家和村民在多年的磨合过程中已有了相当的默契:艺术家出资为村里安装路灯、修马路,村里有大事也找艺术家商量帮忙,诞生过很多和谐美妙的图景。

  我们期待着,在微笑和握手中,宋庄傲然挺立,笔墨丹青芳香依旧。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02 寻找共赢的生存状态 □本报记者 王婷 2007-8-25 48256DEA008181F54825733F0011445D[A1-王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