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7版:副刊
3  4  
PDF 版
· 与吴冠中先生的
一段忘年之交
· 冷枚以画劝学
· 三香斋新语
· 为“街头人物”漫笔写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与吴冠中先生的
一段忘年之交

朱维明 (浙江 杭州)
  2007年10月,吴冠中先生以88高龄来母校中国美院美术馆举办名为《沧桑入画》的个人画展。画展中一幅《石俑》,引出我的追想,此画的原速写,是我陪在边上看他画就的,且原画一度保存在我这里。对于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片段,在此作粗略的记述,还是极有意义的。

  1980年初夏,我接到一份从深圳发来“吴某日某次车到”的加急电报,搜索我的记忆,在熟悉的人中没有印象。带着狐疑按时先到火车站接人要紧,在出站口的人流中,忽见一位穿浅色风衣颇有学者风度的长者似乎是我欲接之人,前去一搭话,来者便是吴冠中先生。只因他与他唯一的研究生,本约好在杭州以我为联系人,可他的研究生迟来,却又没有事先告知我,因而闹出时间差,这倒使我无意中结识了吴先生。吴先生平易近人,古道热肠,这样,引出我们的一段交往来。

  1980年5月25日,吴先生和我相约,从南山路美院出发,去寻觅和回想当年国立艺专时的旧景新颜,若坐车,那这种享受就没了。就此他以后来信说:“感受”比“描摹”更有益。我们两人走走停停看看,先到岳庙,在观读碑文时,吴先生眼睛一亮,突然发现才从此地出土的一座石俑,高约二米。吴先生激动得有点颤抖,连声赞叹:“妙、妙、妙不可言!”由于年代久远,石俑的五官衣饰等经风化已面目不清,仿佛受了挤压,成了一个圆浑古朴的整体,去掉了所有的浮华,带装饰的浅浮雕线和天然石纹交合一起,托出石俑的肃穆和恭敬。他说:“画家千万不要失礼,要把握总的感受和气质,这次仅见这件艺术品,已不枉此趟江南之行了。”

  之后,我们继续行至灵隐,他转了几圈,攀上崖壁,画起了笑口常开的弥勒石佛,对飞来峰的摩崖造像,他早已仰慕,这次又特来膜拜。因岩石的高低不平,几乎无立足之地,只能半蹲着将就作画。只见他先在纸上一阵比划,想是意在笔先,然后以铁画银勾之钢笔线,十分肯定地落笔在纸上。弥勒雕像袒胸露肚,像一堆肉团,他以一个长底边的三角外形,强调霸气,他认为造型艺术,不仅有面积,还要有容量感,谓之“有容乃大”,画面是一个积的总和。在此画中,他对背景的群雕,按画面错落需要,高低增减,省去或移入,都是按需入画。画到午后,已是饥肠辘辘,吴先生执意不进饭店,认为耗时又废神,仅在茶摊,吃点有杭州特色的藕粉糊,吴先生看中的或许是一份乡情和对往事的回想。一直到我们收摊返回湖滨时,早已华灯初上,人约黄昏后了。

  吴先生作画非常忘命已早有所闻,只要景物好,是不会理会旁边是水塘、猪厩或牛棚的,均可就地画起来,他用粪筐当画架,在美术界也常作美谈。听云南朋友说,一次吴先生西双版纳顶烈日作画,其他人早已躲到阴凉处,唯独他坚持到最后画完。又一次去丽江看壁画,是骑自行车走在乡村便道的,一会儿发现吴先生不见了,往后追,才在土坑里找到他。吴先生就是凭着这分执著,一如既往地。如他来信所提:“作画、探新,死不改悔!”

  众所周知,吴冠中先生是一位多产的大家,画文并举,且越作越多,这在他的自传本《我负丹青》中已有提及。现他的文思不断,文论也一发不可收,文集一本接一本,一些文丛已达数卷本,但他还是很看重。1982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寻西找集》,薄薄的一本不到半厘米,这不但是他的第一册文集,且集中了他对美术的主要论点,他在仅一百多字的前言里,认为:“现在可以说心里话,可以分开谈自己的艺术观点”,“是艰难中探索者的脚印”。所以,1983年我们在杭州见面时,他将刚出版的此书题以“维明存念”,郑重地赠与我,使我从书中得到不少教益,似乎是在与他就艺术问题,在进行着推心置腹的对谈。

  上世纪80年代中,我趁出差北京之便,去看望吴先生,他那时住在前海的一个杂院里,房子旧而挤,却充满艺术氛围,画稿画框堆满一屋子。他戏称因为油画太占地方,而宣纸水墨画,一卷起来,则可束之高阁。他跟我谈及,快近古稀之年了,将自己过去所走之路,写些下来,对儿孙及后人留点真实之言,与其由他人执笔写,倒不如自己动手写,这样,让大家知道我都做了些什么。于是,他拿出一叠厚厚的手稿,抄写得工工整整,让我看看,就是那篇题为《望尽天涯路》的文著原稿。文中以饱蘸浓墨之笔,充满对家乡对艺术的深爱,写出老家、乡亲、报师范、读艺专、流转昆明、重庆、去西方巴黎求经取火以及返回祖国等等。我一口气读下去,十分动容。以后此稿在《人民文学》杂志首次刊出,他也邮寄给了我一本。

  在吴先生心目中,有两个偶像,一个是戴斗笠穿芒鞋游走南北的石涛;一个是痴迷绘画的梵高。在我的眼目中,吴先生穿风衣登球鞋,在烈日下不倦作画,仿佛就是石涛和梵高两个影子的叠合。

  90年代之后,吴先生年事渐高,且画事展务甚多,以他的话是“夕阳、人忙”,我不便打扰,联系不多了,但那段时期的往来,我是不会忘却的。2007年10月16日,吴先生在中国美院作《大家对话》,我提及往事,吴先生接口说:“谢谢你的提醒,使我记起当年在杭州一起去作画的情景。”并把《石俑》这幅画的题句和用典说了一下。

  2007年10月听桂花香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副刊 00037 与吴冠中先生的
一段忘年之交
朱维明 (浙江 杭州) 2007-12-8 48256DEA008181F54825739B001F66F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