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闲:
文博你好,能否就书法申遗谈点看法?
张文博:
你是?
书闲:
斯舜威。
张文博:
斯老师好,我谈。
书闲:
此前传出韩国书法申遗,一片惊恐;最近又传是“误会”,似乎“警报解除”了。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张文博:
现在谈?要不我回头写篇短文。
书闲:
都可以。
张文博:
以后有你QQ,发文章就方便多了。
书闲:
写短文的话这两天能发给我,本周用。
张文博:
我下午抽时间写。
书闲:
现在谈的话就用QQ聊天的形式,
也很新颖。
张文博:
现在的表达方式很多,报纸也应该与时俱进。
书闲:
是的。
我在尝试做一种纸质媒体和网络的对接。
张文博:
很有益处,我在网上看到上一期你编的那个评论版,耳目一新。
张文博:
现在读大文章的人越来越少,一个文章要考虑受众和传播范围。不然文章写了,它的社会效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样很可惜。
书闲:
我公布自己的邮箱和QQ号,也是为了与作者、读者及时沟通。编辑无私密可言,应该是属于公众的。
还有就是给不写文章、特别是没时间写大文章的人发表言论提供便利。三言两语皆可。
张文博:
要适当迎合当下的阅读习惯,你谈的问题不变,只是转化一下说话的方式。就像易中天讲三国,为什么受到大众喜欢,就是因为说话方式和三国里的生活与现在人的生活发生了关系。
想法很好。我很理解并表示支持。
书闲:
是的,这是纸质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书画媒体。
张文博:
我一直有个偏激的认识,书画媒体的记者编辑离真正意义上的“编辑、记者”差很远。
书闲:
有一种特殊性,往往容易游离于边缘地带,有时以书画行内人自居,有时又以编辑人自居,这种状态有利有弊。
张文博:
也可以这样聊以自慰:书画记者、编辑是两重身份,创作者兼编辑、记者。
书闲:
我下午要出差去,文章写好请即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