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对门人说:“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15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他也许才刚刚开始漫长的“修身”历程。而对于一个单位、一家媒体而言,她无疑已经经历过“十年磨一剑”,开始了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第一个转折点。在我的印象中,在杭州的《美术报》就是这样一份锐气十足而又朝气蓬勃的全国性的美术专业强势媒体。15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她见证了当代美术发展史。在当今美术界一报独大的局面已经形成。作为当代报业个案的“美术报现象”,已经引起了业内外更多人士的关注。
“美术报现象”的诞生不是偶然的,《美术报》依托了中国美术学院这艘学术旗舰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流媒体的雄厚财力,成就其难得的硬件优势。软件优势是凭藉着优越的区域地理优势,更有源远流长的吴越文化的熏陶和渗透。人才决定高度,其报业人才大部分是“自产自销”,其决策层人才报业集团调来,专业采编人才中国美术学院招来,当然也不排除从外地聘来的人才。如此厚实的根基造就了今日《美术报》15年发展跨越的繁荣景象。
当然,作为地方省级党报麾下的专业媒体,《美术报》的成功,除了坚持党的文艺“双百”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雅俗共赏艺术服务人们大众的指导思想外,更主要的是《美术报》拥有一批思想前卫、业务精干的专业编辑、记者队伍。《美术报》从创刊之初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思路发展到现在的“雅俗共赏、曲高和众”的大美术、大综合的研究型报刊。如今《美术报》几乎每期开辟了固定和相对固定的书法周刊、鉴藏周刊、油画周刊、新闻周刊(视点)、设计周刊、评论周刊、画家周刊等多种具有市场细分功能的学术子刊,集众美于一报,合众刊于一体,厚积薄发,捆绑发行。同时也是信息量大、涵盖面广的专业报纸。在笔者眼中,《美术报》的新闻业务与印制水平堪称一流,《美术报》的学术水准和文艺评论具有相当的高度和影响。如果我们客观地评价《美术报》的几个常规技术性参数,不难发现该报每期新闻发稿数量和发稿速度相对同类专业报纸来说优势比较明显。纵观《美术报》15年发展史,无论从治学的层面还是报业自身运作模式来看,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可以说演绎出当代美术史上的“美术报现象”。
只要经常读《美术报》、经常给《美术报》投稿的人才会发现,《美术报》比较尊重作者和读者,《美术报》的编辑大凡对评论文章和学术性的探索文章一般不作修改,或少有修改。有时对新闻稿件也很少修改。前者也许是编辑履行一种学术道德,后者则属于职业操行,其实新闻的修改是必要的,因为新闻稿中的公共信息的排列除新闻学中常规倒金字塔结构的布局外,还可以有其他多种信息组合方法,如何组织好信息的先后顺序,这处决于新闻本身的重要性程度。也曾有人反映过,《美术报》的记者新闻稿抒情色彩比较浓,是新闻之忌。当然,新闻事件通讯、人物通讯都可以有抒情的成分,有散文式、自由式等多种开篇法,但抒情不宜过甚,过犹不及也。这也许是笔者看到《美术报》的不足一面。
与《美术报》的故事由来已久。由于本人的工作关系和自身的书画篆刻的爱好,记得在公元1998年到2001年间,我当时正在北京某高校进修新闻学专业,课余时间常跑到美术馆去遛遛,与其说是去看展览,还不如说是为了看《美术报》,那时在中国美术馆展厅东头的美术书店里有免费自取的《美术报》,如果书店里还有没有派送完的《美术报》,你尽管和营业员客气地说一声就能取到,当时该报大概每期只有12块版到16块版的规模。但到后来不知何时停止派送了。这段昔日往事至今不能忘怀。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美术报》可谓与时俱进,从最初的4块版、到12块版、到现在的48块版,几乎三年一个跨越,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大陆美术专业报率先进入厚报时代的报刊。美术界和书法界几乎所有的重大活动,读者都能在《美术报》上及时看到详尽的报道,其辐射面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受到美术界的关注。因工作关系,笔者与《美术报》的接触机会也越来越多了。2006年、2007年间,笔者欣然应邀参加了《美术报》举办的新闻宣传报道年会暨发行工作会议,接触到《美术报》一个个阳光而又忙碌的编辑、记者,感受到《美术报》为进一步办好报纸、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也感受到美术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15年的变化,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可以说《美术报》自始至终记录了当代美术史上的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轨迹。同时,大家已经欣喜地看到《美术报》的发展步伐已经走得更加稳健、更加自如,作为该报多年的老读者、老作者和老朋友,我默默地祝福她、祈祷她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