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7版:副刊
3  4  
PDF 版
· 江南的雪
· 意在黑白之间
· 编辑的“记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5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编辑的“记性”
□贺万里(江苏 扬州)
  我的第一篇与美术相关的文章,是大学毕业时的学位论文《论优美与壮美》,第一篇直接谈美术的文章,是1993年发表在学报上的论文《中国古代画论人品与画品关系纵论》,而直接在专业美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则是在《美术报》。那是1990年代中期《美术报》等单位组织“美术国际化”问题讨论之际,我试投了一篇文章—《美术国际化之我见》,结果被《美术报》刊登。虽然,从事美术研究多年,但这可是头一次在公开的、且有相当影响力的全国性报刊上发文呀,那种兴奋,一直延续了好多天。由于这篇文章,我与《美术报》结缘。而这个缘,能够续写至今,回想起来,却有赖于《美术报》诸位编辑令人叹赏的几次“记忆”。

  第一次发文的责任编辑是高天民,之后通过他,还在《美术报》上发过几篇理论与批评文章。不过,文章有投中的,也有未被刊发的。由于有了编与著的这层关系,一次就斗胆打电话给高天民,询问文章的下落。一报上姓名,尚未谈及我的文章,高天民就谈起了我的几篇稿子,并主动谈起了那篇未刊发的稿子,解释说因为所论问题已经过了它的时效性而没有刊用。

  这次通话,让我惊讶的,是当时担当着多个版面编辑的高天民,竟然记得一位素未谋面的投稿作者,记得一篇尚未刊发的稿子!这让一位作者立即感到了他们在编辑心目中的地位,拉近了与编辑的距离。由于他的“记性”,让我明白了,一篇稿子未被刊用,并不一定表示就是稿子质量有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编辑栏目的需要与否。高编辑的“记性”,反而让我从事美术写作的信心大增。

  不久之后,高天民调回美院。迄今,我还未见过高编辑,然而高编辑的“记性”,却今我难以忘怀。

  高编辑走后,我与美术报的写作缘也断了一段时间,接续这份编读缘分的,有赖于另一位《美术报》编辑——王平的记性。

  那大约是在2000年前后初夏的某一天,我与同学顾平一起去杭州,席间见到了王平。一经介绍,王平立即说起了我在半年前投寄给《美术报》的一篇文章,说他读过,记得,并且解释为什么当时没有刊发这篇稿子。我支吾了两句话,内心里却颇感诧异。因为我都已经不记得这篇稿子的事了,王平竟然记得;而且,更令我惊诧与感动的是,这篇稿子并不是寄给王平的,而是直接寄给高天民的!王平竟然记得,竟然关注着它的命运!

  王平的“记性”,让我揣悟到《美术报》编辑之间工作开展的延续性和较强的合作意识。让我又一次感触于《美术报》编辑的工作作风,更让我感动于《美术报》编辑们对于作者和来稿的尊重。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并没有见过、也没有联系过王平。

  再一次感触于《美术报》编辑的记性,是在南京参加首届“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高峰论坛”上,邂逅潘欣信。一番寒暄之后,小潘立刻就想起了我投出的几篇会议综述的稿子,并告诉我说,哪篇稿子是他亲自编辑刊发的。

  而后,今年年初,我又与《美术报》编辑谢海相识于广州。之前,我曾写了一篇报道在湖北黄冈召开“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与理论研讨会”的稿子。《美术报》的发稿,与我的原稿有较大的出入。当我与谢海在房间叙谈时,他讲起了这篇稿子,讲起了他如何综合各方来稿,而编发出这么一篇内容完备、简明的会议综述。(这篇综述后来被雅昌、中国美术批评家、美术同盟等多家美术门户网站和博克转发,并被中国美协的机关刊物《美术家通讯》采用。)需要说明的是,我与谢海交谈时,并没有首先提起这篇文稿,他竟然记得!这让我再一次感佩于《美术报》编辑的“记性”,再一次体会到好的稿子,编辑是不会忘却的,也是不会被埋没的。

  一次次遭遇《美术报》编辑的“记性”,使我越来越深地体会到,正是因为这种“记性”,拉近了编与读的关系,让《美术报》的稿源丰足,质量上乘。

  岁月让我们平添了许多沧桑的印痕,而记忆却让这沧桑苔痕充满了情感积淀,让编与读、编与作的缘分永续。

  2008年4月草于浙江缙云

  2008年5月2日修订于扬州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副刊 00037 编辑的“记性” □贺万里(江苏 扬州) 2008-5-10 48256DEA008181F548257441001C20C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