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7版:副刊
3  4  
PDF 版
· 江南的雪
· 意在黑白之间
· 编辑的“记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江南的雪
介子平
  江南少雪,即便有,薄如鹅绒,轻不压枝,稍停已残,青山隐隐。王羲之以“快雪时晴”来描述江南的雪势,初写黄庭,恰到好处,后人无过之者。江南的雪极易触发灵感,又极易引人怅惆。每年初雪,乾隆爷都要展开“羲之顿首”的那幅《快雪时晴帖》观赏一番,每每凝神阴霾密布的浊空,发出时光如流,一年往矣的慨叹。

  当年羲之之子徽之居山阴,夜降大雪,四望皎然,于是命人酌酒自饮,咏诵左思的《招隐》诗:“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此时忽然想起了隐士戴安道,而戴远在几百里外的剡,于是又命人备舟,乘兴前往。经一宿颠簸,戴家到了,但却造门不访,兴尽而返。李白就此写过“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见《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的诗句,五代李成据此画过一幅《山阴泛雪图》,元人黄公望也画过《山阴访戴图》,张渥、夏葵、周文靖则画过《雪夜访戴图》。一千五百年后的崇祯五月十二日,西湖大雪三日,同是山阴人的张岱此时披了棉裘,点了火炉,坐了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夜奔舟,灵感所至,徽之一定是激情满怀,想法多多。荡桨湖中,所见所闻,张岱写出了著名的《湖心亭看雪》一文:“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近三百年后的1925年,也是山阴人的鲁迅在其散文《雪》中这样写到:“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如此阴柔笔触、绰约格调,对这位冷峻骑士、骁勇宿将实在不多。雪至江南,已无北地“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的沉吟不决,也无“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的铁板颜面,有的只是“倩看飘飘雪,何如舞袖回”、“霏微岚翠间,香雪千林浮”的风致韵绝,只是“雪中香不散,烟外月无痕”、“疏帘看雪卷,深户映花关”的刚柔兼济。

  顿入灵感世界的王徽之一夜寻味,舷中玄想,定是联翩的痴境、起伏的思潮。这一点,《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是怎么也忖量不出的。张岱弃舟湖心亭,见亭中已有二人铺毡对坐,一童子正在温酒,于是被邀共饮。饮中或酒酣耳热,喋喋不休,或三缄其口,欲言又止,文中无记述,不过几人相对无言、心照不宣式的设计似乎更合理,与苍茫寥廓、圹埌无际的景致更相符。而鲁迅在对暖国之雪做过一番铺陈后,最后写出了“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骇世之句。

  那是个闭上眼睛就能进入幻想的年代,大雪闭上了大地目不暇接、顾此失彼的眼睛。亭台互舍、鸡埘豕圈的窗口随之杜门谢客,丝竹管弦、生末净丑的大幕随之击敔使停。这让人又想起鲁迅先生在《莲蓬人》中的一句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汝。”原来仅仅一种简单,一番省略,就能使人舒坦,使人淋漓。虽说雪覆大地,只是暂且之形、即兴之作,尤其在江南。

  万木凋敝,河湖冰封,北国即可进入一种肃杀岑寂式的清白世界,而江南惟有雪后才会循入天地一笼统的纯粹局面。摒弃庞杂,目斥五色则是思绪于深邃,冥索于玄机的前提之一。所谓宁静致远方能豁然贯通,彻悟禅理示以拈花微笑是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副刊 00037 江南的雪 介子平 2008-5-10 48256DEA008181F548257418000C1E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