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明,浙派意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绘画技巧和强烈的个人风格开创了当代的“吴家样”。
吴山明幼时便酷爱美术,经常在墙上涂涂画画,虽有些孩子的稚气,但也别有一番情趣。后举家迁于杭州与吴茀之为邻,这段经历对吴山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美院院长的潘天寿经常与诸乐三等老教授出入吴茀之家,几位大师品茗对坐,交谈甚欢。年幼的吴山明虽不懂其意,但是大师们的风度举止却让他深受熏陶。
考入美院后的吴山明犹如一块海绵般牢牢抓住每个汲取知识的机会。扎实的基础和不断丰富的绘画技巧让他开始了对绘画本质的探索。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吴山明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但似乎仍缺少一个窥得绘画真谛的契机。而进入甘南藏区写生使他的绘画生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纪元。藏区的美丽和他之前生活的江南山水截然不同。吴山明对于用中国画的水墨来表现南方的秀美早已是烂熟于心,得心应手。可一旦踏上这片北方的土地,以往所用的技法总是不能随心所欲地表现这粗犷朴拙之感,于是让吴山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一次他在浸泡长期不用的砚台时发现了宿墨中少有的清亮,这一偶然的发现却成就了他日后的艺术。
他开始尝试着摈弃原已十分纯熟的技法,开始用脏、黑、板、结的宿墨和湿笔作画。宿墨中的焦黑将北方高原苍茫挺拔的气魄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发现宿墨除了浓重之外亦有透、润、亮的一面。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提炼,吴山明终于能够熟练地控制多种形态的宿墨点线,并开始将它们运用到人物画的表现中。宿墨因胶性分解的作用,笔墨点线的边缘出现一种如屋漏痕般的似实又虚的积渗效果。而这种特殊的肌理效果则让吴山明找到了真正属于所以一直追求的艺术的真谛,他将宿墨笔意提升为人物造型和表达意象的主要手段。
吴山明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通常极为简练概括,寥寥数笔便将人物个性特征准确生动描绘出来,而特殊的用墨习惯则更为他的作品别具一格。如《渔夫图》就是他最为钟情的题材,也是最能体现他艺术风貌的作品。画面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丝毫没有宿墨本身的脏黑污浊之气,而是有一种前人从未出现过的脱尘和清新。这一画法是他不落传统水墨写意人物画的窠臼,也为他日后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被人生动地评价为“当代吴家样”。
著名美术理论家薛永年先生评价吴山明的水墨画“人物形象化入了氤氲的自然,神韵生动。其意象、境界和笔墨之美,显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而吴山明自己则说,对艺术的追求就像剥一个果子,剥开层层果肉之后才能看到最初的那个内核。要探究艺术这个特殊的果子,最终是要寻找到里面的果核。他说自己虽然还没完全地掌握这个核,但已确确实实感觉到了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