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沈曾植(寐叟)应张之洞之邀,北上武昌,创办两湖书院。仕途失意的吴保初也来到武昌,常到沈曾植的双梧阁谈诗论艺。沈曾植有一诗记述当时情景:“吴郎意气狎龙虎,未惜屈曲居世间。云鳞东西偶舒卷,仕已去来非等闲。落叶声乾旅怀积,锦衾梦冷丽情闲。藏书万卷足归隐,江汉风尘凋玉颜。”
朱屺瞻原名增钧,1900年8岁时丧母。父聘秀才童颂禹为塾师,在新镇老宅家塾馆修竹吾庐内授其读书。童塾师多才艺,每于馆课之暇,画兰竹挥洒自娱。
朱屺瞻耳濡目染,遂自习作画。朱屺瞻和母感情非常深,每当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师为之黯然,抚其头顶口诵《诗经·魏风》云:“陟彼屺兮,瞻望母兮!”于是为他更名屺瞻。
1900年,黄宾虹动身北上,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而未能如愿,于是改变计划游黄山、九华山,得画稿三十余纸,杂体诗十余首。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游黄山、九华山。
这一年,他接受知县许崇桢委托,约同郑缙书承办丰堨水利,同时管理农垦事务。从事水利工程而后成为书画大家的,黄宾虹是第一人,继之者有他的高足林散之。
1900年,谢无量出门远游,由安徽至上海,再到北京,行程数千里,游历了黄河、太行等险地。一路感受民生疾苦,目睹满清政府官吏腐败现状,触景生情,写了许多激昂慷慨的诗文。他在文章中写道:“不了解中国,不学习西方,寸步难行。”
1901年,年仅8岁的吴湖帆有一天看到与二姐吴惠菁的合影像片,便从筒中拔笔在背面书写道:“二姐十岁我八岁。”
当时吴大澂已中风卧床,见状叹道:“此子他日当有所成。”乃将家藏财物分而为二,一份给女儿,而将平生所藏字画彝鼎尽归湖帆,每日于床前亲授家藏文物之名目及来龙去脉。
1901年,李叔同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班,同学中有黄炎培、邵力子、谢无量。这批学生,才学卓著,思想激进,提出了“推翻清室”的共同主张。普通老师对他们无所适从,总办何梅笙便延请翰林学士蔡元培来管理他们,并担任国文教授。
1902年春,陈师曾和六弟陈寅恪等由江南督练公署派遣赴日本留学。行前,在上海遇到英国教士李提摩太,李教士用汉语说:“君等世家子弟,能东游,甚善!”到了日本,与鲁迅同入东京弘文学院,两人再次成为同窗学友。
马一浮与汤孝愍结婚后,情深意笃。他父亲去世,守孝期间,夫人不巧怀孕,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夫妻俩焦急万分,偷偷用民间土药打胎,服下后夫人中毒,于1902年7月15日身亡。
马一浮悲痛欲绝,特作“哀亡妻汤孝愍辞”,发誓不再续娶,以报爱妻。
(《百年画坛钩沉》已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定价26元,本报可邮购。)